我的二本学生

0
(0)

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黄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8-1

页数:320

定价:45

装帧:平装

ISBN:9787020161874

内容简介
······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及以下学生面目是有点模糊的。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作者简介
······

黄灯:2016年,发表《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引发春节期间全国乡村话题大讨论,首发公号阅读人数228万,各大公号阅读量过千万,并被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家在丰三村》。2017年出版《大地上的亲人》获得“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主奖。2020年最新作品《我的二本学生》,关注中国最普通二本院校学生的命运。

目录
······

序言 看见他们

一 在龙洞

39路公交

租住者

另一个龙洞

二 公共课

来到课堂

作业完成者

期末试卷

三 班主任(062111班)

迎接新生

四任班长

夹缝中的光芒

分化已经开始

对照记

四 “导师制”

刘婉丽

徐则良

李沐光

子然和芳坤

五 班主任(1516045班)

来到九零后身边

两份名单与网络原住民

乡村留守女生

历史的尘埃飘过课堂

“从未想过留广州”

六 广东学生

潮汕女孩

深漂二代

评论 ······

作者的偏向也太明显了吧。偏向体制内的工作,不赞同学生理想高于现实,对女生安安稳稳生活回家结婚生孩子的赞叹,还有不读女博士那段让我觉得简直太扯了。且全书就围绕着房,原生家庭的教育和经济,时代的转变和机遇,学生的地域构成给人带来的影响,那这玩意不是做老师的谁都能写。即使书名是《我的二本学生》,但本质没有讨论到学历那个层面,不如直接叫我的学生得了。

可以改名叫我的二本学生的原生家庭

这本书真正令我这个23岁读文学研究生的县城文艺女青年觉醒。过于细密的残酷现实第一次进入我的眼睛,尤其是那些已经深入到思维和习惯的,来自原生家庭的烙印。婉丽的故事十分震撼,她像浮萍一样遭受命运,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绝对努力。黄灯在婉丽故事的结尾给了相对亮色的描述,是因为她善良细腻希望读者心存希望。而现实反复推演的分明是另一套生存逻辑:时代的裂缝早已圈出了每个人的天花板,我们在市场化的浪潮中东奔西走…

本书围绕作者在广州一家地方二本院校长达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展开,详细记述她教过的诸多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以及跟时代变迁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一方面,作者受过的文学研究的系统学术训练与良好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让她笔下的学生故事富于细节,富于人文温情与个体生命关注,生动而触人心弦。另一方面,作者的乡土成长背景与对于社会变迁和时代迭荡的知识分子式本能关注,让书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故事,都跟其结构化的家庭…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