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

0
(0)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

作者:陈嘉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6-4

页数:355

定价:29.8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ISBN:9787301105856

内容简介
······

在经历了现代性的近3个世纪的构建过程之后,如今批判的锋芒转向了现代性本身。类似的问题重行开始。社会规范的基础来自何处?现代性的合理性以及合法性的根据何在?假如以“主体性”作为客体的价值之源、意义之源是错误的,那么主客体之间应当是一种什么关系?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人是什么?对此类问题的新解答,构成了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思想态度的转变。书中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本书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用为大学通识课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把本书系作为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

陈嘉明,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1989年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起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西方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学报》编委会主编。曾在德国马堡大学.英国圣一安德鲁斯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加尔文学院从事访问研究或讲学。主要著作有《建构与范导—一康德哲学的方法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轧《实在。心灵与信念—-当代美国哲学概论》等。

目录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第一讲 “现代性”概念与启蒙精神

一 “现代性”概念的起源与界定

二 启蒙与现代性

第二讲 现代性的性质与特点

一 “现代性”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二 现代性与现代化

第三讲 康德哲学:现代性的序幕

一 “现代性态度的纲领”

二 理性的批判及其建构

三 理性神学与道德的宗教

四 自由的权利与国家的理念

第四讲 黑格尔:现代世界的理性与自由原则

一 “理性是世界的灵魂”

二 现代世界的“自由”原则

三 宗教是实践理性的需要

第五讲 韦伯的理性化的现代性分析

一 现代性的特征:理性化

二 理性化的诸种表现

三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冲突

四 现代性的冲突

第六讲 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与后现代性

一 “后现代”概念与后现代话语的产生

二 后现代话语的思想渊沥

三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性”

第七讲 尼采:后现代性的开端

一 现代性的虚无主义

二 “理性”与知识观批判

三 权力意志与价值颠覆

第八讲 海德格尔:现代性与存在的意义

一 现代性的本质:世界成为图像

二 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终结

三 追问存在:虚无主义的克服

四 “无家可归”与人的救渡

第九讲 福柯:规训的现代社会及其主体

一 启蒙的意义与现代性的态度

二 “未崩溃的”现代性的合理性

三 规训的现代社会

四 权力造就的主体

第十讲 利奥塔:现代性元叙事的解构

一 现代性与“元叙事”批判

二 知识与合法化问题

三 后现代的合法化模式及其悖谬逻辑

第十一讲 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的发展

一 现代性的性质与动力机制

二 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与全球化

三 现代性的“风险”

四 现代性的超越——后现代性

第十二讲 詹姆逊:后现代性与晚期资本主义逻辑

一 现代性及其基本准则

二 晚期资本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三 后现代的文化逻辑

第十三讲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重建

一 现代性话语的反思

二 现代性规范基础的重建

三 现代性的规范内涵

第十四讲 哲学范式的转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一 个体理性与主体中心的解构

二 “合理性”范式的变化

三 从认识论走向解释学

第十五讲 消费社会、全球化与后现代性

一 消费社会与后现代性

二 现代性的隐忧与后现代性的悖论

后记

评论 ······

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完全陌生读者,这本书是极佳的入门读物,个人读下来很受益。其一,在于把框架体系建立起来了,知道了哪些代表性学者以及他们的核心理论,书中对他们理论精华部分的高度概括很见功力;其二,是对他们思想脉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思想发展史怎么一步步下来的有了清晰认识,主线清楚了,为进一步阅读指明方向;其三,是对一些很陌生的名词有了一定了解,为理解后现代那些相对晦涩的理论扫清了障碍。本书文字算是通俗…

解读的不错,但很多自己的观点看着眼熟。

迄今读到的国内最好的二手哲学书。无论总体的线索和谱系,还是每一讲的深入介绍,包括每一讲结尾的归纳总结,都非常清晰、准确,并且没有过于晦涩的语言。把之前略有了解的哲学的点放到这个面上来看,理解得更为透彻,很有恍然澄明之感。唯一的瑕疵是作者似乎有人格分裂之嫌,对这么多复杂艰深哲学的归纳分析如此精到,却总喜欢在末尾加上一些拍脑袋式的纱布评判,简直让人怀疑前后是否为同一人所写。所幸这部分占的比重不大,看到…

这本书前后看了近20天,以此为纲目不停地看书,做笔记,读原典。从原点看来作者的转述和概括基本上都是准确而敏锐的……因此对我这种未开化的小白本来足够五星的……但是作者先生您可不可以不要夹带那么多的主观评价,甚至是臆想化的私货呢???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