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同情 : 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0
(0)

无处安放的同情
: 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作者:[德]汉宁·里德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万有引力

副标题: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原作名:NahesundFernesUnglück:VersuchüberdasMitleid

译者:周雨霏

出版年:2020-1

页数:220

定价: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218138893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书单”2020年度好书;

★面对灾难与困苦,唤起智性的良册;

★莱比锡图书奖得主经典哲学著作;

★20余位欧洲哲学家、作家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

★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引用了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作者简介
······

汉宁·里德(Henning Ritter) 著

德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之子,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著有《长长的影子》《笔记本》《征服者:20世纪的思想家》等作品,曾获2011年莱比锡图书奖。

周雨霏 译

德意志日本研究所博士后研 究员,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特聘讲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德国社会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目录
······

导言

第一部 杀死满大人

若单凭意念就可以杀死一位远在北京的满大人,并因此致富,你会怎么做?

第二部 道德的地理学

年轻的中国妇女在裙下半露出穿绣鞋的小脚脚尖在北京招来的灾难,比世界上最美的少女在台盖特山麓跳裸体舞所引起的后果还要严重。

第三部 遥望远处的灾难

里斯本变成了废墟。在巴黎,人们还在跳舞。

第四部 塞住两耳的哲学家

房间内,哲学家正撰写一部关于社会幸福,或是普世道德的著作。正在这时,有人在他的窗子底下被谋杀。他听到了这个不幸者的惨叫,但在斟酌了一番之后决定对其不闻不问,他不希望自己关于普世伦理的工作遭到打扰。哲学家思考整个人类命运的工作如此重要,眼前的不幸丝毫不能打动他。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评论 ······

梳理了自卢梭以来关于道德界限的讨论,很多辨析颇具启发。作者本人作为一个文化保守派学者,显然主张道德和同情心的有限性,这也与德国右翼的那种民族主义取向一致。不过如果把这些抽象的哲学讨论放回到历史语境中,或许可以看到,这些观点本身也是历史的产物,争议远未结束。

其实更像是一本读书笔记。作者以几个有趣的切入点,来探讨道德哲学的问题,不过所有的论据与观点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启蒙时代思想家的思想,包括卢梭、亚当·斯密,狄德罗、巴尔扎克等人,其中关于卢梭的观点稍多一些。实际上内容与副标题还是有些距离,虽然事实上的全球化早已经开始,但近几十年的矛盾更为突出。作者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欧洲的移民问题还没有特别突出。时至今日,如果作者重写此书,相信应该还有更多和更深刻的东西。…

这本身是个很有意思的主题,不过这种哲学性质的书籍读起来真的像在啃一个硬面包。

并不是本严格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作者富于思考的读书笔记。卢梭的对“原始人”的乡愁和狄德罗作为启蒙时代主流知识分子对理性的赞赏是不可回避的冲突。
第一部第十三节相当毒舌“将人抽象化,是布尔乔亚思考样式的一大特征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