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0
(0)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作者:胡鸿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谭徐锋工作室

副标题: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出版年:2017-3

页数:345

定价:CNY59.00

装帧:平装

丛书: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ISBN:9787303213788

内容简介
······

本書從政治體視角出發,嘗試為理解古代華夏提供一條新路徑。無論是商末西土聯盟還是春秋戰國的諸夏,以及與秦漢帝國政治體系綁定的華夏,都是一種由政治關係維繫的人群集團。華夏帝國通過開疆拓土將一些非華夏族群納入統治,也利用文化霸權創造了華夷符號秩序以及關於周邊異族的經史知識體系。魏晉以下帝國分裂,北方五胡政權顛覆了華夷秩序,南方山地諸族在局部地區也獲得了優勢,但隨著兩者的政治體演進,殊途同歸地走上了華夏化的道路。

作者简介
······

胡鴻,1986年生,安徽岳西人。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古民族史,已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研究論文近20篇。

目录
······

导论 走出族群看华夏

第一节 民族和族群视角下的华夏

第二节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

第三节 本书的思路与各章主旨

第一章 华夏的出现及其性质

第一节 第一节西周的“有夏”和“周人”

第二节 从诸夏列国到华夏帝国

第二章 秦汉华夏帝国扩张的界限与突破口

第一节 秦汉帝国的扩张与不稳定的边境

第二节 制约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

第三节 华夏帝国扩张的突破口:南方山地

第三章 帝国符号秩序中的夷狄

第一节 帝国的角落:华夏帝国礼乐制度中夷狄的位置

第二节 星空中的华夷秩序: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有关华夷的星占言说

第四章 塑造他者:华夏有关异族群的知识建构

第一节 经学子学中的四夷说

第二节 史学有关异族的知识建构

第五章 华夏网络断裂与南方山地人群的华夏化

第一节 华夏网络与南方山地

第二节 六朝华夏网络的断裂与华夷关系的局部逆转

第三节 南方山地的政治体演进方向

第六章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第一节 “十六国”及其华夏化“史相”的反思

第二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一:“僭伪诸君有文学”

第三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二:君主的诞载之异与奇表之异

第四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三:模式化叙事举例

第七章 北朝华夏化进程之一幕:北魏道武、明元帝时期的“爵本位”社会

第一节 独具一格的“天赐品指”

第二节 天赐品制的实际运行情况

第三节 道武、明元时期的“爵本位”社会

第四节 爵本位的政治文化渊源

第五节 攀附的华夏官僚制

结语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附录一 南北朝时期的氏族之辨——从《南齐书·逸民传》“民族弗革”一语说起

附录二 纸笔驯铁骑——当草原征服者遇上书面语

附录三 江到东北——古代东亚世界文化交流之一例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

今年中古史领域最受关注的著作,有好几章之前在杂志上读过,不过合在一起再读一遍,味道还是不一样。讲华夏帝国南方扩张的两章很精彩,让我看到了斯科特、利奇这些人类学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基本上每章使用的方法都不一样,也使得整体衔接度稍显不足,减一星。

从“族群”又走回“帝国”了,这真的不是新瓶旧酒的传统路径么。。。“华夏即帝国”、“华夏网络”——以政治为纲而弱化文化(或作者所谓“符号”)维度,必然得以牺牲地域特色为代价。华南研究看多了,写南方的章节没见到多少历史人类学,始终觉得未尽其意。。。

未编户的都被看做蛮夷,正史中的很多记载都是想象编造,所谓四夷不过是经学家的意淫想象,好书不过不好读很枯燥论文集

全书七章三附,七章是比较完整叙述华夏政治体的形成与中古政治体渐次华夏化的一个相当系统化的整体,附录则是与主题有一定关系但尚未整合进七章整体的内容。十篇内容运用了多种包含最新功法在内的历史研究路数,观点蔚为大观的同时,笔法也颇为值得读者学习。总之,此书堪称经典之作!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