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0
(0)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作者:殷海光/林毓生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品方:三辉图书

出版年:2016-7

页数:264

定价: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511730060

内容简介
······

◎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人物、当代著名历史学者跨越十余年的师生情谊

◎一位坚韧的自由斗士,一个敏锐的青年学子,一段合乎理性的师生对谈

◎手写信件承载历史与思想,一个时代的思想线索隐隐可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殷海光、林毓生的通信六十余封,以及林毓生纪念先师、追忆求学历程的四篇文章。殷、林二人的通信起自一九五七年,终于一九六九年殷海光去世,其中大多数信件为林毓生赴美求学后所写。两人在这些跨越大洲的信件中无所不谈,从留学琐事到家庭碎务,从推荐书单到讨论重要学术问题……一个时代的思想线索隐隐可见。时移世易,但师生情谊从未改变,其中蕴含的现代理性和道德自觉令人动容。

【学者推荐】

在精神上,我受到殷先生那种特有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震撼,自然怀持着一种使命感,深深地觉得应该为苦难的中国尽一己之力。

——林毓生

殷先生毫无疑问是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一位先驱与表率。……热烈地参与当时的各种政治社会的活动与讨论,从此终生把他的知识与理念,投入公共空间,发为社会良知、批判意识与抗议精神。甚至不惜冒着自己职业与生命安全的危险,为当时台湾与20世纪后半叶的华人世界树立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典型。

——张灏(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殷海光,对我来说意味着解放。……他的思想,是对当时台湾沉闷压抑的政治空气的一种突破;那时候的台湾青年,只要对那样的现实有所不满,很难不受到殷先生的影响。

——钱永祥(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走近殷海光,让我获得了对那个时代更为真切的感受……殷海光这一切仍旧是受到其道德热情的影响,他的学生林毓生称其为具有强烈道德热情与诗人气质的人,提倡科学只是满足道德热情的道路。殷海光对此也甚为称许,认为道出了其“心灵深处多年来‘紧张’之源”。

——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翻开两人40年前的书信,我不禁为两人的爱国热情及探索学术的真诚心灵而感动。读到情深处,心似乎与他们连在了一起,与他们共悲伤、共欢喜。读后,宛若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今日之中国有几多这样的知识分子呢?

——郭绍敏(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

殷海光(1919—1969)

原名殷福生,湖北黄冈人,师从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台湾大学哲学教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自由主义领军人物,其反抗专制、坚持个人尊严的言行,深刻影响了台湾知识界一代人。著有《殷海光全集》18卷、《中国文化的展望》、《自由的伦理基础》、《思想与方法》(贺照田编)等。

林毓生(1934— )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荣誉教授。早年就读台湾大学历史系,师从殷海光,后赴美留学,师从哈耶克,但仍常与殷海光通信,直至殷先生去世。林毓生曾说,殷先生给他的是“经过西方自由主义转化的中国知识分子道德精神的召唤”。著有《中国意识的危机》《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热烈与冷静》《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等。

目录
······

序言 翰墨因缘念殷师

代序 殷海光先生对我的影响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一九五七

一九六〇

一九六一

一九六二

一九六三

一九六四

一九六五

一九六六

一九六七

一九六八

一九六九

附录

殷海光先生的志业与台湾的民主发展

林毓生:自由主义、知识贵族、公民德行

评论 ······

自由主义的对话

1、千钟驷马非所欲,得一知己万事足
2、哈耶克-言行有度、自律有节、肃穆庄严
3、师生情深精神和物质皆往来温情

师生间的讨论太迷人了

师生情是令人感动,让我尤为注意的却是这对师生对胡适的评价,太真实了…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