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党权与党争 :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0
(0)

党员、党权与党争
: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作者:王奇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出版年:2018-4

页数:465

定价:16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社科文献学术文库·文史哲研究系列

ISBN:9787509799840

内容简介
······

本书考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为“弱势独裁政党”,其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作者指出,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这是其最终失去政权的主要原因。

作者简介
······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目录
······

出版说明

作者简介

第三版说明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一

序二

自序

附表目录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知识青年与国民党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第三章 从“容共”到“容国”

一 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表述

二 中共口号的魔力

三 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

第四章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一 粤“二大”与沪“二大”

二 中央特别委员会

三 改组派与“三大”

四 扩大会议与非常会议

五 “四大”的分合

六 蒋汪合作与“五大”

第五章 蜕变: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一 “清党”与逆淘汰

二 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

第六章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

一 劳资纠纷案例

二 劳方、资方与党方

三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修订

四 两不讨好

第七章 党治与军治

一 中政会与中常会

二 重军轻党

第八章 党政关系: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

一 党政分开

二 双重衙门的权力之争

第九章 政治录用: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

一 党义治国还是党员治国

二 入党与入仕的关联

第十章 党的派系化与派系的党化

一 力行社:派系党化

二 CC系:党与派的双重面相

三 支撑与内耗

第十一章 战前党员群体分析

一 上层有党,下层无党

二 党员的社会构成

三 不好意思公开承认是党员

第十二章 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

一 三青团:党外造党

二 学而优则仕,学而不优则党

第十三章 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

一 党势扩张与党员构成的变化

二 战时党员吸纳机制

三 基层:空、穷、弱、散

第十四章 “六大”前后的派系政治与精英冲突

一 中央委员的派系构成

二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

三 革新与自省的限度

第十五章 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一 二十年之预言

二 军权唯大

三 弱势独裁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评论 ······

详细剖析了国党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对抗战前的脉络梳理细致,通过与同时期cpc对比更是说明了问题。最后的总结章可以先读,但对抗战后六大左右的论述缺少衔接。如果能与49年后cpc党务挫折与弯路进行对比,可能更能说明kmt之问题。

党员贫弱,党权失落,党争炸天——焉能不败!……

“真党国”打败了“假党国”,确实是一件十分讽刺的事,然而最讽刺的事是天天把党国二字挂在嘴角上的那群人他们自己的党才是“假党国”,而对方的党才是“真党国”。

读完这本书可以充分地理解为什么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会如此重要了,无限的内耗,错误的方向,kmt的失败,抛去阶级斗争的史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作的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