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

0
(0)

季风: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

作者:[美]罗伯特·D·卡普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作名:Monsoon:TheIndianOceanandtheFutureofAmericanPower

译者:吴兆礼/毛悦

出版年:2013-8-1

页数:411

定价:49.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海洋战略译丛

ISBN:9787509743867

内容简介
······

为考察环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作者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在此过程中作者发现,虽然各国、各人关于权力平衡的视角和观点不尽相同,但一个共识是中国和印度是该地区新兴的力量。随着中印的崛起,各自均要保证“原材料通道的安全”。为验证此假说,作者借鉴了历史学和权力平衡理论的若干观点,并从现实地缘上考察了“阿曼–巴基斯坦–缅甸–印尼” 对原材料运输线的意义,以及可能威胁海洋航线的要素,诸如海盗、种族冲突、或对马六甲海峡的恶意控制。

作者简介
······

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D.Kaplan),美国知名“鹰派”战略学者,2009年被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任命为五角大楼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现为《大西洋》月刊记者。

目录
······

前言 欧亚大陆之边缘地带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中国纵向扩张,印度横向扩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无处不在的阿曼

第三章 寇松的边疆线

第四章 “印度这片土地”

第五章 俾路支和信德

第六章 古吉拉特令人担忧的崛起

第七章 德里观点

第八章 孟加拉国:关于存在的挑战

第九章 加尔各答——下一个全球性城市

第十章 谋与美

第十一章 斯里兰卡: 新地缘政治

第十二章 缅甸:印度与中国碰撞的地方

第十三章 印度尼西亚的热带伊斯兰教

第十四章 海上亚洲的中心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中国的两洋战略?

第十六章 和谐与混乱

第十七章 桑给巴尔:最后的前沿

后 记 后帝国主义秩序与印度洋

致 谢

译者的话

评论 ······

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Camões
如果说西方早期经济活动得益于往返地中海、通勤黎凡特与欧陆的盖伦帆船和奥斯曼桨帆船,那么仰赖印度洋季风、活跃在南洋与东洋上,连珠串联起自阿拉伯直至苏拉威西的果阿木船、粟特商、西行僧和倭船无疑展示了历史的另一面向。
游记+田野的形式颇引人入胜,然作者的视角受主观立场影响明显,秉承了自William …

增加了对周边国家情况的了解。但是看起来更像是通过研究中国周边国家来寻找应对中国的办法。另外通过对比,更加体会到和平的可贵。

总体就是,印度觉得自己很牛逼,中国也应该承认印度很牛逼。印度想称霸印度洋,但是中国需要印度洋的运输线,印度不想中国在印度洋有任何影响力。印度想继承英国全部的遗产。
印度认为中印在历史上和现代地位平等,中国应当把印度的地位等同于中国,而中国则认为印度是完全的殖民地且未经历真正的统一,建国也没有经过武装斗争和国内改革。中国影响力越大,印度心理越不平衡。

通过游记和随笔的轻松形式将印度洋地缘政治娓娓道来,整本书读完之后倒是没有感觉到过多对中国的恶意和对印度的过度吹捧(前半部分和莫迪的访谈的确感受到一点对印度的谄媚和盲目乐观),整体看比较客观,全然读不出作者身为前美国犹太裔鹰派右翼军事战略顾问的背景。(观察者网竟然还开辟了作者的专栏不定期翻译作者的文章…)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