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抒己见

0
(0)

独抒己见

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上海译文新文本

原作名:StrongOpinions

译者:唐建清

出版年:2018-7

页数:334

定价:5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纳博科夫作品系列

ISBN:9787532776320

内容简介
······

“孤独意味着自由和发现。沙漠孤岛比一座城市更激动人心。”

★ 小说大师纳博科夫妙语连珠的访谈录

★ 洛丽塔•蝴蝶•创作卡片•记忆•死亡•灵感•俄罗斯……关于纳博科夫的一切

★ 《巴黎评论》《花花公子》《时代》《纽约时报》BBC电台等知名媒体采访

★ 毒舌+迷人+睿智一如他的所有文字

《独抒己见》是解开二十世纪公认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纳博科夫文字迷宫的一把钥匙。选目很难得地几乎完全围绕他的自我:22则媒体访谈、11封致杂志编辑的信,14篇文论,包括在别的集子里很难摆放的昆虫学研究文章。从某种角度讲,选目编排就是一种声音,一种意见的申发。不同于纳博科夫其他的小说作品,本书为真正意义上的“自述”,纳博科夫在其中直接而鲜明地表达在小说中很少有机会呈现的观点和好恶。这些坚定意见的背后,是纳博科夫本人生活和思想颇为清晰的呈现,对深入了解纳博科夫的生涯及作品,读懂《洛丽塔》《微暗的火》《爱达或爱欲》……乃至俄国文学及美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备重要意义。

正如英文书名“Strong Opinions”所体现的那样,全书闪耀着纳博科夫强烈的个人风格:迷人、刻薄、具有挑战性又令人忍俊不禁,一如他写过的其他文字。虽然访谈皆为书面访谈,却在来访者和受访者的观念角力之间产生了火花四溅的现场感,令人读来会心一笑。面对《巴黎评论》《花花公子》《时代》《纽约时报》BBC电台等知名媒体提出的刁钻问题,他谈及生活、文学、教育、电影以及其他种种主题:“洛丽塔”如何险些付之一炬;对蝴蝶怎样迷恋一生;什么是心目中最理想的旅行方式;翻译及创作艺术的终极标准是什么……他毫不理会那些读不懂他作品的庸众,乐于宰杀那些他不喜欢的文坛神牛,编造带有优雅谜底的谜语,将“纳氏毒舌”进行到底。

沙漠孤岛比一座城市更激动人心,纳博科夫如是说。从这本真正意义上的自述,读者得以踏上他脑海中那座险峻而美妙的精神岛屿,开始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

作者简介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目录
······

序 言 弗拉基米尔 • 纳博科夫

访 谈

刊名不详(1962)

BBC电视台(1962)

《花花公子》(1964)

《生活》(1964)

纽约电视台13频道(1965)

《威斯康星研究》(1967)

《巴黎评论》(1967)

《纽约时报书评》(1968)

BBC—2台(1968)

《时代》(1969)

《纽约时报》(1969)

《星期天时报》(1969)

BBC—2台(1969)

《时尚》(1969)

《小说》(1970)

《纽约时报》(1971)

《纽约时报书评》(1972)

“瑞士广播”(1972?)

“巴伐利亚广播”(1971—1972)

刊名不详

《时尚》(1972)

刊名不详

致编辑的信

《花花公子》(1961)

《伦敦时报》(1962)

《交锋》(1966)

《星期天时报》(1967)

《交锋》(1967)

《新政治家》(1967)

《君子》(1969)

《纽约时报》(1969)

《时代》(1971)

《纽约时报书评》(1971)

《纽约时报书评》(1972)

文 选

论霍达谢维奇(1939)

萨特的尝试(1949)

弹奏古钢琴(1963)

对批评家的回答(1966)

《洛丽塔》和吉罗迪亚先生(1967)

论改写(1969)

周年日记(1970)

罗威的象征(1971)

灵感(1972)

鳞翅目昆虫学文选(存目)

雌性小灰蝶(1952)

谈克洛茨《野外指南》的一些失实(1952)

1952年在怀俄明捉蝴蝶(1953)

奥杜邦的蝴蝶、蛾及其他研究(1952)

L. C. 希金斯和N. D. 莱利(1970)

译后记

附 录

评论 ······

弗拉基米尔·㨃你没商量·纳博科夫。
只有一篇文章——《周年日记》(1970),展现出适当克制后的慈祥。毕竟,这是回应某期刊为他制作的七十周岁纪念专号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
另外,谁能猜到他最欣赏的作家是写出《时间机器》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呢?
而他自认的鳞翅目昆虫学家身份,让我想起法国电影《蝴蝶》(2002)里的倔老头。
有趣,有用。

前天下午京东快递员把这本书送到,连同《致薇拉》和另外一本书。当天夜里,越看越起劲,合上书本,关灯之前看了下时间,已经凌晨两点四十七分了。封底印有几个问答,抄一个结束这段附注。问:您赞赏哪种力量?反对哪种力量?答:为稳妥起见,我倾向于只接受一种力量:艺术战胜垃圾的力量,神奇战胜野蛮的力量。

不喜欢演说的、不参与任何团体的、厌恶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不喜欢有政治或社会意图的文学的、讨厌精神分析的、沉迷梦境与迷宫的、着迷于蝴蝶的、上课照稿子念的、用三种语言写作的、喜欢住旅馆的……纳博科夫,是直言不讳的、坦诚的、纯粹的、可爱的纳博科夫。“我相信,有朝一日会重新鉴定并宣告:我并非一只轻浮的火鸟,而是一位固执的道德家,抨击罪恶,谴责愚蠢,嘲笑庸俗和残忍——崇尚温柔、才华和自尊。”是的,我相信,淡漠…

怼死你们这些作男、戏精、一厢情愿者、封建卫道士……
但还是忍不住评为我飞机上最佳催眠神器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