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之山

0
(0)

恶意之山

作者:[以]阿摩司·奥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99读书人

译者:陈腾华

出版年:2017-11

页数:280

定价:49.00

装帧:精装

丛书:阿摩司·奥兹作品系列

ISBN:9787020126699

内容简介
······

一九四六年夏,耶路撒冷。

天竺葵在怒放,无花果树枝头空空,希勒尔最喜欢待在树上,美丽的母亲再也不会回来,他爬啊爬,爬到最高处;尤里用软木塞、火柴盒和空烟盒当作战舰、军队和坦克,扫荡纳粹部队;纳斯博姆医生在给米娜写信,米娜已离开故土,前往美国,她没有留下新地址……

《恶意之山》《列维先生》《渴望》,三个故事彼此交织:尚处于英国管辖的耶路撒冷前路渺茫。血与泪,希望与恐惧,还有等待。

作者简介
······

阿摩司·奥兹(Amos Oz),希伯来语作家,一九三九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少年时曾在以色列集体农场“基布兹”生活,毕业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主修文学和哲学。一九六五年首次出版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至今已出版三十九本著作,如《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爱与黑暗的故事》等十四部长篇小说、五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论文集。一九九八年,以色列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奥兹获得以色列国家奖;二〇〇五年,获得歌德文化奖。作品被翻译成四十二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

评论 ······

因为私人化的叙述方式和故事背景,阅读起来,既缺乏代入感,也难以产生想象,多出一层隔涩。全书包含《恶意之山》、《列维先生》、《渴望》,第一个故事比较清晰完整,其余两个都多了些飘忽不定的情绪。所有故事都在犹太复国前夕,1946/1947,讲述的是在那样一个大背景下的犹太个体生活和思考。三部作品的情感基调如《爱与黑暗的故事》,但因其叙述方式和篇幅短,展开不充分,影响到对细节的把握,所以后面两个读的不是很…

书中1946年夏天的耶路撒冷居然和2022年春天的上海如出一辙,P126,“警车的高音喇叭划破了街道的宁静,刺耳的声音用希伯来语和英语向平民百姓发出警告,搜索将通宵进行,所有的人不准外出,连走到阳台上也不准;所有的人必须遵守命令,不准囤积物品,只准合作;所有被发现在户外的人都会有生命危险。特此警告。”43/100

雾霭蒙蒙的故事,哀愁的情绪。依然是以色列,只有在这个背景下才显得特别。喜欢第三篇。

无聊(┯_┯)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