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

0
(0)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

作者:张均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4

页数:338

定价:38.00元

丛书: 博雅文学论丛

ISBN:9787301184738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内容简介:研究文学制度,或者说从制度的视角研究文学,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门课题,其理论根据,还是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从作家的视角研究文学偏重于“知人”,从制度的视角研究文学,则属“论世”。这种研究文学的方法,在西方属于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范畴,也是很传统的。当然,一些后起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在涉及文学问题时,也会谈到一些与制度有关的问题,如福柯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等。“知人论世”或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即研究文学文本以外的一些环境因素,而不是文本本身。这种研究方法,以前习惯于谈论一些诸如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经济基础、社会变迁之类的问题,失之于泛,如今集中到具体的制度问题上,得之于专,所以近些年来,颇为一部分学者所喜好。

作者简介
 · · · · · ·

张均,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出版《中国现代文学与儒家传统》、《张爱玲传》等著作,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二十一世纪》、《文艺争鸣》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近年学术志趣主要集中于“20世纪40-70年代文学”研究。

目录
 · · · · · ·

导言

上编新的文学制度的建立

第一章文学组织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文艺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稿酬制度演变小考

第二章文学出版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出版社的国有体制

第二节文艺刊物的编辑制度

第三章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二节文学批评与机会主义

第四章文学接受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左翼文学“读者”概念的演变

第二节接受制度的创建、运作及异变

——一项基于《文艺报》的考察

下编制度介入与当代文学发生及展开之关系

第五章组织制度与文人群体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出走者、合作者和“盛世遗民”

——新制度下国统区文人的分化

第二节通俗文人(一):鸳鸯蝴蝶派

第三节通俗文人(二):中国共产党的传奇作家

第四节延安文人及其体制性再生产

第六章出版制度与出版格局的重构(上)

第一节私营书局及其文学出版

第二节“旧知识分子”的(文艺)报刊资源

第三节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出版

第七章出版制度与出版格局的重构(下)

第一节延安文人的出版优势

第二节“普及”与“提高”之辨

——围绕地方刊物的精英势力与通俗势力之争

第三节体制边缘:同人刊物及其问题

第八章评论制度与文类合法性的控制

第一节自由主义文学批评的终结

第二节通俗批评(一):鸳蝴文学批评发微

第三节通俗批评(二):革命、传奇与意识形态的调适

第四节社论、编者按、工农兵评论和写作组

第九章接受制度与阅读秩序的再置

第一节从“精英”到“小众”

——知识分子阅读在50年代的失败

第二节党对鸳蝴读者的辨识与区分

第三节所谓“工农兵”:大众阅读的胜利

第四节重构革命的阅读秩序

后记

评论 ······

从导言看作者似乎是为了遏制80年代之后日益膨胀的知识分子话语,而采取从知识分子/国家的二元对立到知识分子内部场域中的斗争来揭示另一种现实,但感觉读上去并没有很有说服力,包括一再强调延安文人内部斗争,鸳鸯蝴蝶派的遭遇等等,但长期看,大家都“死了”。

新中国文坛厚黑材料史,厮杀很激烈,不过最后大家都被“平反”了,其乐融融!

优秀的导言就是成功的一半。

左。国图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