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集(全八冊)

0
(0)

蘇軾詩集(全八冊)

作者:苏轼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1982-2

页数:2843

定价:60.55

装帧:平装

丛书: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ISBN:9787101003338

目录
 · · · · · ·

点校说明

苏轼诗集总目

卷一 古今体诗四十首

郭纶

初发嘉州

犍为王氏书楼

过宜寅见夷中乱山

夜泊牛口

牛口见月

戎州

舟中听大人弹琴

泊南井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

渝州寄王道矩

江上看山

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

留题仙都观

仙都山鹿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次子由韵

屈原塔

望夫台

竹枝歌并引

过木橙观

八阵碛

诸葛盐井

白帝庙

入峡

巫山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

神女庙

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述

昭君村

新滩

新滩阻风

黄牛庙

虾蟆背

出峡

游三游洞

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洞之石壁,明日至峡州,吏又至,意若未足,乃复以此诗授之

寄题清溪寺

留题峡州甘泉寺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卷二 古今体诗三十八首

息壤诗并叙

诸官

荆州十首

荆门惠泉

次韵答剂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琍阳早发

夜行观星

汉水

襄阳古乐府三首野腐来 上堵吟 襄阳乐

岘山

万山

隆中

竹叶酒

编鱼

食稚

新渠诗并叙

许州西湖

双壳观

颖大夫庙

阮籍啸台

大雪独留尉氏,有客入驿,呼与饮,至醉,诘旦客南去,竟不知其谁

朱亥墓

次韵水官诗并引

卷三 古今矗诗四十八首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和子由渑池怀旧

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

凤翔八观并叙 石鼓歌 诅楚文 王维昊道子昼雄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东湖 真兴寺阁 李氏圃 秦穆公墓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新葺小园二首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郡、盘屋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官,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楼观

郿坞

磻溪石

石鼻城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北亭横池 短桥 轩窗 曲盘 双池 荷叶 鱼 牡丹 桃花 李杏 梨 枣 楔桃 石榴 樗 槐 桧 松 柳

真兴寺阁祷雨

捷云篇并引

读开元天宝遣事三首

……

卷四 古今体诗四十六首

卷五 古今体诗四十八首

卷六 古今体诗五十六首

卷七 古今体诗四十五首

卷八 古今体诗六十八首

卷九 古今体诗六十一首

卷十 古今体诗五十二首

卷十一 古今体诗七十四首

卷十二 古今体诗四十二首

卷十三 古今体诗四十八首

卷十四 古今体诗六十五首

卷十五 古今体诗六十四首

卷十六 古今体诗六十一首

卷十七 古今体诗五十三首

卷十八 古今体诗四十八首

卷十九 古今体诗四十九首

卷二十 古今体诗五十七首

卷二十一 古今体诗八十六首

卷二十二 古今体诗四十一首

卷二十三 古今体诗四十四首

卷二十四 古今体诗六十首

卷二十五 古今体诗五十一首

卷二十六 古今体诗四十八首

卷二十七 古今体诗三十九首

卷二十八首 古今体诗四十五首

卷二十九首 古今体诗四十一首

卷三十 古今体诗六十三首

卷三十一 古今体诗四十四首

卷三十二 古今体诗六十二首

卷三十三 古今体诗六十一首

卷三十四 古今体诗六十七首

卷三十五 古今体诗五十首

卷三十六 古今体诗六十五首

卷三十七 古今体诗四十九首

卷三十八 古今体诗三十九首

卷三十九 古今体诗八十二首

卷四十首 古今体诗六十一首

卷四十一 古今体诗六十首

卷四十二 古今体诗三十六首

卷四十三 古今体诗四十八首

卷四十四 古今体诗三十五首

卷四十五首 古今体诗四十八首

卷四十六首 帖子词口号六十五首

卷四十七首 补编古今诗六十七首

卷四十八首 补编古今体诗一百七十五首

卷四十九首 他集互见古今体诗四十七首

卷五十首 他集互见古今体诗五十二首

增补 辑佚诗二十九首

附录一 铭传

附录二 序跋

评论 ······

诗不如词,我这外行的评价

看死。。。

敬其人,不爱其诗。
他人患才少,此公患才多。使事用典贵在不着痕迹,苏轼诗少见重复用典,试将苏轼佛理诗与六朝玄言诗比较,不知有长进否?
欧阳修云“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坡亦可云“无一诗中不说蜀”,后人每称赞其“此心安处是吾乡”,窃以为不然。
宋诗以议论为主,此正其无聊处。坡仙之知名诗歌,大抵效法唐诗,又,东坡诗最佳处在于捕捉瞬间动态,后期则万念俱灰,可惜。
宋人写边塞,落笔必言思乡。宋诗…

读的是新版,正文夹注不清晰,所以把整个集子正文加线勾了遍,当是略读,真喜欢苏轼写给弟弟的诗,真情流露,时空一瞬间消失了。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