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国社会学 : 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

0
(0)

重建中国社会学
: 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

作者:周晓虹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

出版年:2021-5-1

页数:1138

定价:296.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100194891

内容简介
 · · · · · ·

本选题全称《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旨在通过访谈自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成长起来的40位华人社会学家——例如苏国勋、周晓虹、边燕杰、赵鼎新、周雪光、林南、谢宇、叶启正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对中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开放的认识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周年之际,本选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最好证实,将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年轻一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社会学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 · · · · ·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目录
 · · · · · ·

第一辑

金耀基:探索现代中国的伟大转型

李沛良: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两岸三地”的交流

林南: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杨中芳:做华人本土社会心理学的推手

叶启政:在理论的原野上仗剑天涯

第二辑(上)

包智明:像费老那样推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邴 正:欲观世变,文化如鉴

蔡 禾:透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

关信平:用学术观照民生,以实务关怀社会

胡 荣:与国际接轨,打造社会学学科规范

雷 洪:社会学是我的一种信仰

李路路:在哲学的“助力”下审视社会

李培林:关注转型和发展中的中国社会

李 强:天下第一等的好事还是读书

李友梅:不断从实求知,推进中国社会学话语建设

刘林平:出入会场,不如进入工厂

刘少杰:寻求经验研究与理论概括的综合

刘世定:所谓学问:历经变迁而诚心不改

马 戎:中国的民族团结,需要各民族一起努力

彭华民: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宏观叙事与个人体验

第二辑(下)

邱泽奇:鸿蒙借手,织茧砌墙

沙莲香:探索中国民族性的变迁轨迹

沈 原:转型社会的学术叩问

宋林飞:做经世致用之学问

苏国勋:学问即生活

苏 驼:我与中国社会学:大时代赐予的缘分

王思斌:开拓中国社会工作的大漠荒原

谢立中:追寻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理论

谢寿光:一个学术出版人亲历和见证的中国社会学重建

翟学伟: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普遍性

张 静: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张乐天:旦复旦兮,扎根真实的中国

张文宏:我与社会学:志趣引领的人生

周晓虹:邂逅时代,或如何寻找我们的志业

周 怡:我与社会学的不期而遇

第三辑

边燕杰:挖掘本土知识,创新科学理论

谢宇:格物致知,观世穷理

赵鼎新:在动荡的时代中锚定历史

周敏:从唐人街开启的移民研究生涯

周雪光:本土与国际间的“越界旅行”

评论 ······

本土化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问题”,而问题无国别。我们学习西方社会学,不是套理论,最重要是发现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过去了的事物成为学习素材是学不完的,社会学对现下的“思考”才是学科基石,在做中学习不要怕。
跨专业学生通过这本书能对目前中国社会学环境有个大览。好喜欢张静老师想法。

很棒的一套书,访谈能学到的东西比文章大多了

大爱杨中芳!!
真的很可惜很遗憾,可能国人自卑,国人懒,国人狭隘吧,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吧,拿来主义吧!!懒到家了。苍白无力。
还是多读书、多思考(换位,不懒惰)吧。

对于社会学本土化的议题,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是个伪命题,或者说不是个问题,中国社会学应该发展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并补充到世界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去,人类命运共同体嘛。对于定量或定性的研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没必要,只要适合就可以用,讨论谁高谁低反而有问题。对于带学生,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的学术道路,反对学术民工(大佬就是大佬)。以及,赵鼎新老师复旦生物系毕业国外拿完昆虫学博士又去读了一个社会学博士而…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