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的迷思 : 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0
(0)

实证的迷思
: 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作者:叶启政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出版年:2018-2

页数:267

定价:CNY46.00

装帧:平装

丛书: 三联文史新论

ISBN:978710806032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台湾大学著名社会学者叶启政先生的新著。全书致力于对当前社会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计量与统计方法进行理论反思,意在打破社会科 学研究的“范式迷思”。

当今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在美国社会学传统的影响下,日益表现出以经验实征方式进行量化研究的趋势。本书致力于对这种“范式迷思”进 行理论反思。作者回溯了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形成的文化-历史语境,尤其注重对统计方法中的核心概念“均值”与“变异量”进行知识社会学分析,指出其并不具有超越特定时空场域的普遍有效性。最后,作者以韦伯的“理念类型”作为一种特别的思考模式,陈述其在社会学思考中可能具备的丰富而深邃的意义。本书兼具思想史与科学史的特点,极大程度地打开了反思科学方法的大门。

作者简介
 · · · · · ·

叶启政,台湾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美国密苏里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主要著作有《进出“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迈向修养社会学》、《象征交换与正负情愫交融》等。

目录
 · · · · · ·

序 渠敬东

自序

第一章 经验实征取向主导下的美国社会学

第二章 社会现象的量化、测量与数学化

——向自然科学倾斜的认知典范

第三章 均值人与离散人的观念巴别塔

——统计社会学思考迷思的两个基石

第四章 再论“均值人”的社会学意涵

——“机遇”与“命运”的天敌

第五章 社会学家作为说故事者

评论 ······

相对于前年的北大讲座来说,本书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这样一本知识社会学的力作,实是汉语社会学界前无古人的成果。搭配柯拉柯夫斯基《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一起阅读,就会得到立体式的快感。

201908重读,再打低一星,第二章里面对于作为理论的模型和作为实证的模型未作很好区分。很多看起来没有妥当测量单位的(如效用)其实可以通过 representation theory 转化为可检验的partial order, 这部分也完全没有涉及。关于统计的描述过于停留在均值人离散人等概念上,对于近年来关注的 heterogeneous effect 等未着点墨。觉得其实比较适合有较充分统计训练…

第一章是美国社会学史,对于找清楚自己所经历的社会学训练的定位和脉络其实是蛮有用的。文章重点在历史回顾中阐释美国与实证主义间的亲和性,以打破普遍主义科学实证性的意识形态压迫。第二章从印刷术—视觉媒介的角度解释了数学化/量化的思维模式如何在西方兴起。第三章是原先一篇论文收入,探讨统计学基本的测量模型背后的哲学预设,以及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同样包涵的“个体—社会”思维。对平均类型、集体类型和理念类型做了一个…

可作史看,因为本书关于“定量”的剩余范畴分析,大致廓清了实证背后的认识论基础以及其兴起的实际背景。当然也是对当下社会学方法论的反思。(从李猛的硕士论文开始,一直到渠敬东晚近发表的研究文献无不在努力为当下的社会学研究清理出新的地基。)可是,定量背后对世界的理念化想象,唯意志理论的人性图景,为什么总是让我想起奥古斯丁?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