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的11种可能 : 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

0
(0)

法学的11种可能
: 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

作者:陈柏峰、尤陈俊、侯猛/尤陈俊/侯猛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品方:麦读MyRead

副标题: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

出版年:2020-8

装帧:精装

ISBN:9787516222027

内容简介
 · · · · · ·

《法学的11种可能: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是由陈柏峰、尤陈俊、侯猛等人组织的“社科法学连线”的“对话”系列活动的文字结集。活动所邀请到的对话人主要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法律学者,包括苏力、冯象、梁治平等,以及其他人类学者、法理学者和部门法学者等,共计11场对话,外加3场年轻学者参与的学术前沿讨论。

《法学的11种可能: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通过对话,读者可以了解受访学者各自的学术经历、学科的发展过程和法律社会科学的研究前景,目的是给有学术兴趣的同学提供指引,并为中国法学研究留下历史印迹。

作者简介
 · · · · · ·

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尤陈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目录
 · · · · · ·

对话者简介

对话苏力:什么是你的贡献

对话梁治平:法律文化论再审视

对话朱晓阳:法学遇上人类学

对话白建军:在乎真相的法律实证

对话朱景文:法社会学和比较法的研究交融

对话刘思达:社科法学的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

对话陈瑞华:法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对话王亚新:程序法视野的法律实证

对话吴汉东:在知识产权与法学教育之间

对话张志铭:法学研究中的“规范”

对话季卫东:法学家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附录

社科法学与政法传统

法社会学与法经济学的对话

评论 ······

大部分见诸《法律和社会科学》

精读恨晚,恰如其时。

学问越好的越无我,关心的是学问本身;学问越差的越沾沾自喜,没见过世面又洋洋得意的样子令人作呕。

一本法社会学相关的学者谈话集,了解了一些国内相关研究的历史和老师们的观点,很像学校里开设的小型分享座谈会,蛮有意思。让我对自己论文的局限性有所反思(但是不会走学术之路了),相关方向的研究生翻一翻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心路历程有所启发或共鸣吧。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