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街角发言者” : 表达权的边缘与中心

0
(0)

超越“街角发言者”
: 表达权的边缘与中心

作者:左亦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表达权的边缘与中心

出版年:2020-5

页数:257

定价:79

装帧:精装

ISBN:9787520160391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研究表达权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表达自由“中心”以外的一些“边缘”或“边疆”问题。表达自由的“中心”以“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为代表,它以保护公共对话和政治言论为核心,重视言论的内容而非言论的媒介,对处理说话、写作和出版等传统和典型“言论”最为游刃有余,从中可以提炼出公共对话、政治言论、内容、“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和典型与传统“言论”等五个基本概念和元素。针对这五个“中心”概念和元素,本书分别以“内与外”、“政与文”、“质与器”、“旧与新”和“本与变”为主题,考察公共对话外的逻辑和正当性基础、文化言论的价值和表达自由的文化价值、媒介对表达自由的影响、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经典范式的挑战以及算法、人工智能对“言论”的突破和颠覆。通过研究这些“边缘”和“边疆”问题,本书希望探索表达自由地图中大片未探明地区,更好地反观“中心”,并思考挑战“中心”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 · · · · ·

左亦鲁,北京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耶鲁大学法学博士(2016)、法学硕士(2012),清华大学法学硕士(2011)、法学学士(2008)。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网络法。

目录
 · · · · · ·

导论:边缘与中心 1

第一章 内与外:公共对话外的言论与表达 12

1.1 引言 12

1.2 新《广告法》与保护消费者 17

1.3 公共对话之外的言论与表达:广告、学术言论和专业言论 36

1.4 结语 55

第二章 政与文:宪法第四十七条与“二元”表达权保护 58

2.1 引言 58

2.2 横向解读:现行宪法对表达权的保护 61

2.3 纵向解读:表达权宪法保护的历史演变 81

2.4 结语 90

第三章 质与器:“基于媒介”模式与大众传播时代的表达权 92

3.1 引言 92

3.2 两种模式之争:“街角发言者”VS.“基于媒介” 94

3.3 “基于媒介”模式的确立:从广播到有线电视 126

3.4 再次面临选择:网络时代的到来 150

第四章 旧与新:告别“街角发言者”:网络时代的表达权 172

4.1 引言 172

4.2 前网络时代的表达自由:“街角发言者”范式 175

4.3 网络时代的表达自由:告别“街角发言者” 189

4.4 结语:表达自由的“想象力” 211

第五章 本与变:算法、人工智能与言论 215

5.1 引言 215

5.2 问题的提出:搜索王案、兰登案和百度案 218

5.3 问题的展开:算法受表达自由保护吗? 227

5.4 问题的延伸:发言者本位、听众本位与强人工智能的言论 246

5.5 结语 252

后记 254

评论 ······

本书提出了处于表达自由“边缘地带”的五项议题,对这些议题的介绍可以说是较为新颖且具有启发性的。
可惜的是篇幅实在有限,15万字的内容无法对每项议题进行详实的论述,也很难勾勒出表达权边缘的基本轮廓,只能让人感觉“边缘”是一个比“中心”宽泛得多且内容庞杂的领域。
各章节写作的质量与内容丰富度亦参差不齐,第三章对“内容”与“媒介”的区别规制进行了细致而清晰的梳理,但并非每一章都有同等的效果。期待左老师对…

非常完整的展示了FS权在美国法之下的发展历程,也展示出了它的局限,基本是了解这领域的最好中文入门书。
正如左老师所言,知彼才能知己,否定移植不代表否定比较法。所以本书以及可见未来年轻学者的作品,算是中国法思想独立的开始。然而可悲的是,可能要到00后一代,中国法才能完全提自己的理论,而不再寻求外国法的正当性。就像是19世纪美国法从英国法中独立出来一样。
现在写博士论文,还是得花至少2章的篇幅,来完成…

系统自动打五星

对脉略的把握很出色,除了紧扣街角发言者的核心脉络外,结合发言者本位、听众本位的分析一以贯之。中间针对中国宪法的分析本身挺有意思,但感觉出本身表达也很不自由,章节顺序上似乎有调整的空间。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