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与史之间,《堙没的帝都》如何做到专业又好看?

0
(0)

徐萧 | 来源:澎湃新闻

“在明清时代,徽州商人、绍兴师爷、凤阳乞丐、苏州清客,这些重要的区域人群现象对全国特别是江南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又塑造了各地不同的区域社会。正因如此,对淮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生态需要有多学科、多角度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3月26日,在上海辞书出版社举行的《堙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出版座谈会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王振忠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以实地走访的方式,采用深入浅出的散文化写作,对淮河流域做了生动细致的考察,有细节,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写作”。

《堙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书封

《堙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书封

潘大明具有学者、作家、媒体人等多重身份,初至淮河流域考察,是为筹备一部以明中都城为题材的历史文献片。后来,这个计划搁浅,但潘大明对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好题材难得,在行走和阅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看到的历史和现实,值得记录下来。”

潘大明一共进行了17次的实地田野考察,深入凤阳、定远、明光、来安、蒙城、盱眙等地,在广泛研读史料和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深挖、比较、分析、思考,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由此诞生。

《堙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内页

《堙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内页

作为中国三条重要的由西向东流向的河流之一,淮河夹在长江、黄河之间,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流域覆盖20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淮河的沉浮与明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以朱元璋和建设在淮河边的明中都城为支点,讲述了淮河文化及其变迁。作者的行迹遍及南京、淮安、盱眙、凤阳、定远、蒙城、来安、明光、蚌埠、滁州、苏州、常州、嘉兴、诸暨、青田等市县,串联起淮河文化、江南文化的缘起、发展,探究两者形成的不同特质。

新书座谈会上,多位专家认为,作为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史话类作品,《湮没的帝都》创作角度新颖,结构上不乏创新之处。作者以淮河为写作主线索,拉开地理空间,先给予读者清晰的空间定位,之后叠加时间线索,引入历史、政治与社会演进过程,突出人文故事的讲述,展开多元叙事,以事件建构叙事空间,重点关注和展现淮河流域的历史、人文和生活形态,在忠于史实、还原真相的同时,融入丰富的艺术想象。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将《堙没的帝都》视为“跨界融合的典范”,既有史家的功力,社会学田野考察的风格,也有记者的视角,此外还融合了很多艺术特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则将这种跨界融合称之为“艺文史话”:“尽管并非历史专著,但作者做了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工作,并将文学、艺术元素融入历史写作,发掘出历史之于今人的新的价值。”

“我们历史学家写明中都往往是从考古实证的角度来写,比较枯燥的。但是潘大明的写法,是带给我一种时空交融的故事性写法,叫人耳目一新。阅读的过程,仿佛是跟着摄像机镜头一起缓行慢步,一点也没有审美疲劳。”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海英表示,更加让她感到触动的是书中对淮河文明的思考。

“以前我们对淮河流域的认识停留于气候、风物、习俗,但是《湮没的帝都》提到淮河文明既有楚文化的浪漫,又有中原文化的厚重,从文明和历史的角度给予读者新的思考方向,这种提法对我个人来说,提供了非常新颖的视角。”张海英说道

出版人、同济大学教授王国伟认为,《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以正史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主,辅以民间传说故事,笔记体的文学叙事,既有事件描述,又有地理文化的介绍,具有当代视野和本土文本价值,“关注和解析淮河流域文化生态,既是传统文化的有效发掘和弘扬,也是文化自信的直接印证。”

在王振忠看来,《湮没的帝都》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历史必须求真,文学表述拥有很多人的情感因素,所以在文学表述中如何处理史实的问题,是很难的。”王振忠认为,现在市面上很多戏说历史的书籍,“说实话,历史学者是不大看得上的。但是这本书做得就相当好,既能忠于史实,又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作品风格。”此外,《堙没的帝都》非常娴熟地切换历史与现实的场景,使其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相当深入的现实关怀,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堙没的帝都》内页

《堙没的帝都》内页

“从地域角度来看,淮河文化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之间的连接点,但关于淮河文化的研究一直以来相对边缘化。《湮没的帝都》提供了关于淮河历史文化的重要补白与钩沉,有助于丰富读者与学界对长三角区域文化的认知。”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说。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