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乐论

0
(0)

孔子的乐论

作者:江文也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杨儒宾

出版年:2008-01

页数:138

定价:19.8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ISBN:978756175713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根据孔子思想中对音乐的研究、发展及批评,强调孔子“仁”与“乐”的接触点。本书作者江文也是近代台湾及日本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其音乐理念自现代游走至古典,孔子的乐论是其一生最深层的向往。

作者简介
 · · · · · ·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原名江文彬,客家人,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出生于台湾淡水郡(今台北)。台湾作曲家。1914年迁居厦门,1922年转往日本就学。1929年至1932年入读武藏野高工业学校电机科,课余进修音乐。毕业后当排版学徒,工余拜山田耕笮为师,学习声乐及作曲。之后数年,他在日本内的比赛屡屡获奖。1938年到北京教授音乐,同时研究中国民俗音乐。由于曾居于日本,跟许多日本组织都有交往。

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有《白鹭的幻想》、《盆踊为主题的交响组曲》、《台湾舞曲》、《孔庙大成乐章》、《第二交响曲──北京》、《汨罗沉流》、《俚谣与村舞》等。其中1934年在日本所作管弦乐《台湾舞曲》是其早期器乐创作的代表作。

目录
 · · · · · ·

译者序

序言

凡例

总说

一、“乐”文化的特殊性

二、非天子,不议礼,不作乐

本论

前编 试论孔子以前的“乐”

一、古史传说的批判

二、音乐之始

三、黄河

四、黄河(续)

五、黄土与文化

六、由古代乐器联想到出土古物

七、龟甲、兽骨与祭祀

八、笛与太鼓

九、暴君与音乐

十、插话

十一、插话(续)

十二、铁一秩序

十三、乐之确立

十四、壮观的乐制

十五、舞乐

十六、夷乐的存在

后编 孔子之“乐”

一、孔子与音乐家

二、其音乐之出发点

三、孔子要人一歌再歌

四、热衷于音乐之孔子

省察(一)

省察(二)

五、意外的音乐发现

六、精密与感性

省察(一)

省察(二)

省察(三)

省察(四)

七、再论精密与感性

八、关于琴

九、孔子与琴的故事

省察

十、孔子作琴曲

十一、孔子的音乐批评

十二、孔子击磬

十三、困苦中的孔子与音乐

十四、成于乐

十五、乐与音乐

十六、乐与仁的接触点

十七、学而不倦者

十八、孔子的音乐业迹

十九、其时代

二十、乐的治国价值

二十一、《诗经》与其他

二十二、孔子批判的发展精神

二十三、尾声

附录一:孔子与音乐资料选辑

附录二:江文也研究书目选辑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评论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罗列了当时所有的音乐,这个段落放到讲诗经的时候特别合适。江文也的乐论集更像是是学术随笔,邓易二师年轻时候写的那本书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很像。“乐”和“礼”是一体两面,加上“诗”就是三位一体的礼乐制度结构;文中把孔子丰富的乐论和后代钝化的儒家进行了对比。孔子把政治看得和艺术同理,真挚地对待理想。读毕此书可以再去读一遍评江文也的抒情一章。

读忘了……

部分观点甚合心意~针砭时弊,可略读

想表达的东西很多,涉及的层面也很广,但总有一种未切中主旨之感,寥寥数语,将政治,经济,文化说尽,未免仓促,重新发掘孔子在音乐方面的独特成就,还算有趣,“法悦境”概念的提出,也可窥见他的人文风格,文如其人有时亦是相通。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