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档案

0
(0)

哈尔滨档案

作者:[澳]玛拉•穆斯塔芬

出版社:中华书局

译者:郇忠/李尧

出版年:2008-10-16

页数:353

定价: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101063141

内容简介
······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越来越多的关于斯大林执政期间实施大清洗的真相浮出水面。公众开始了解基洛夫事件、“列宁格勒总部”审判和莫斯科三次公审等事件背后的秘密。大量的反映这些真相的传记、回忆录、小说、电影应运而生,如索尔仁尼琴的《古拉各群岛》以及《毒太阳》、《人·岁月·生活——艾伦堡回忆录》等。

就像现在的中国人不知道二战时的上海保护了一大批犹太人一样,现在的中国人也不知道这场大清洗跟中国北部的一座城市有关……

《哈尔滨档案》是一部用档案材料、照片、书信文件和回忆记录等材料勾勒出来的家族史。它不只是描写家族成员悲欢离合的普通的家族历史,而是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移民在冲突发源地满洲的政治、战争漩涡中苦苦挣扎,以及在斯大林主义恐怖的漩涡中被吞没的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是一部发自内心地对集权政治的控诉的力作。

作者简介
······

玛拉·穆斯塔芬,出生于哈尔滨,1959年,5岁的玛拉随家人移居澳大利亚。她精通俄语及英语,做过外交官、记者。《哈尔滨档案》的英文版于2002年由兰登书屋出版,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赢得极高的国际声誉,荣获澳大利亚国家传记文学奖。

目录
······

中文版前言

楔子 好奇心

里加的“宝藏”

泪洒高尔基市

满洲大草原

骨肉离散

从伪满洲国奔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10月的“黑渡鸦”

高尔基市的日本间谍

渡鸦去而复返

“哈尔滨命令”

幸存者

哈巴罗夫斯克的亲人

远东的奸细

平反昭雪

重返哈尔滨

去赫鲁晓夫的“处女地”还是去悉尼?

亲人的足迹

中文版后记

致谢

译后记

"哈尔滨档案"试读
······

  • 第一部分

评论 ······

找寻着前人的记忆(近儿心浮气躁的)

鲜活的历史

名为《哈尔滨档案》,实则记录的是一个苏联犹太家族的历史,或者说挖掘家族历史的过程,以此来管窥苏联大清洗给人造成的刻骨伤痛。为什么叫做《哈尔滨档案》呢?因为当年有个哈尔滨命令。苏俄修了中东铁路,许多俄国人来到了铁路这端的哈尔滨,1931年日本人来了,占领了东北,包括中东铁路,许多在哈尔滨的苏联人回到了苏联。他们中出现了日本间谍,苏联以铲除哈尔滨回来的苏联人中的间谍为由进行了大清洗,而这一命令被称为哈…

从家族视角看待斯大林搞的大清洗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