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里 : 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0
(0)

漩涡里
: 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副标题: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出版年:2018-11-1

页数:353

定价:42.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冯骥才口述史系列

ISBN:9787020145669

内容简介
······

《漩涡里》是冯骥才先生 “记述人生五十年”《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这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心灵史式写作中的最后一本。本书完整、真实而又细腻地记录了冯先生人生的第二次重要“转型”——从文学跳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心路历程。这一转变是为时代所逼迫,也是冯先生已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命运使然。他从情感上、使命上,把保护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从一开始的自发行动,到后来的主动投入,冯骥才始终没有离开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思想的立场,而且还带着一份浓厚的情感,而一件件具体的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故事,体现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文化的敏感与自觉,责任与担当。

目录
······

自序: 纵入漩涡

上 篇 一步步走近漩涡(1990—2000)

一、背着画轴奔往各地

二、从迷楼到贺秘监祠

三、“作家的情怀”

四、甜蜜的1993 和1994

五、第一次文化行动

六、敦煌是我的课堂

七、抢救老街

八、巴黎求学记

下 篇 在漩涡里,一边陷落一边升腾(2001—2013)

一、谁分我的生命蛋糕?

二、把自己钉在文化的十字架上

三、做行动的知识分子

四、文化自救

五、大山狭缝里的生活

六、羌去何处?

七、把所有武器都用起来

八、抢救没有句号

九、我已经成“非人”了

十、重返后沟村

附文:

文化责任感

到民间去!

思想与行动

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

沉默的脊梁

十三年来,我们想了什么?

附录:冯骥才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图书目录

评论 ······

在媒体上号召,和官员交涉,争取资金,卖画出资,建立基金会,视野从单个的物件到一个门类到街区到社区文化到古村落的保护,从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中民族特色的高度思考,提到交给市场但国家要管理。指责国家和学术界的缺席和迟钝,官员对政绩的追求和部门间的角力。内容其实可以扫过的,但看得很慢,看得痛苦,那些无法复原的失去和为了保护的心血。看到后面终于有了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多少松了口气

补标

辛苦了

这几年在《收获》里读完了冯骥才的非虚构四部曲,非常欣赏,上个月有幸来到了大树的城市天津,对这部非虚构更有感触。看到冯骥才为了估衣街的付出奔走,这真的就是作家的情怀吧!如果估衣街和老城厢都能留下来,天津该多精彩。对于城市历史街区和传统村镇的保护,原来起步时如此困难,一帮文人努力地延续中国的文脉。确实,冯骥才如果专注一些成就或许更高,可是分心于遗产保护的他,更值得敬佩吧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