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传

0
(0)

康德传

作者:[美]曼弗雷德•库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Kant:ABiography

译者:黄添盛

出版年:2014-4-22

页数:660

定价:63.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文景人文·人物

ISBN:9787208121157

内容简介
······

如果你认为,哲学应该对于认识生命有所贡献,

那么,康德的生活定会让你拍案叫绝。

~~~~~~~~~~~~~~~~~~~~~~~~~~~~~~~~~~~~~~~

迄今最全面可靠、轻松易读的康德传记

告别刻板印象,颠覆传统认知,极致细节呈现

纪念康德诞辰290周年,逝世210周年

~~~~~~~~~~~~~~~~~~~~~~~~~~~~~~~~~~~~~~~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最终打破了这一神话。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书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这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并回应他的时代——西方世界发生最重要变化的18世纪。本书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卫启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伟大思想家。

~~~~~~~~~~~~~~~~~~~~~~~~~~~~~~~~~~~~~~~~

美国学者曼弗雷德•库恩的《康德传》,将彻底改变康德以往在人们心目中的错误形象。从这部目前为止篇幅最大的康德传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往人们对康德这个人的了解,实在太靠不住。

当我们忙于“形上”、“形下”,“先验”、“超验”的术语操练时,我们丢掉了哲学本身。归根结底,哲学是一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道德的事业,而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这是那位哥尼斯堡哲人的伟大一生,给后来的哲学家留下的最宝贵的教训。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按着这本传记作者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康德人格。当然,他是否大到了这个目的,恐怕不是他说了算。但是,至少有一点他说对了:我们必须让康德活起来。

——谢文郁(山东大学哲学和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中文世界自梁启超引进康德的学说至今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至今还没有像库恩这样一本论述完整详尽的康德传记。期待这部译著能够为国内的康德研究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彭文本(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

曼弗雷德•库恩(Manfred Kuehn)

以研究康德、休谟以及二者之间哲学关系的作品而著称于世。他对德国唯心论及其在德国、法国和大不列颠的先驱有广博的知识,同时从事伦理学和宗教哲学研究。库恩曾任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至今任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编著的作品有:《德国的苏格兰常识哲学》(Scottish Common Sense in Germany, 1988)、《伊曼纽尔•康德:国际康德论文选》(Immanuel Kant, 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of Essays on Kant, 2 vols., 2000)、《康德传记文献》(Kant Biographien, 8 vols., 2002)。

黄添盛

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现定居德国,译有《哲学百科》《追忆一回普鲁斯特》《瞧一眼尼采》《尼采:其人及其思想》等。

目录
······

哥尼斯堡的中国人(代序)/谢文郁

作者识

人物表

康德生平与著作年表

前言

第一章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1724-1740)

第二章

大学生与家庭教师(1740-1755)

第三章

优雅的硕士(1755-1764)

第四章

重生及其意含(1764-1769)

第五章

沉默的岁月(1770-1780)

第六章

“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1780-1784)

第七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创始人(1784-1787)

第八章

与教会和王室的磨擦(1788-1795)

第九章

老人(1796-1804)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编后记

"康德传"试读
······

前面提到康德声称《纯粹理性批判》在四到五个月之间完稿,“振笔如飞”。其他的证据也支持这个说法。哈曼在1780年6月11日写信给赫尔德说:“康德还在写他的形而上学与自然理性道德学,对于进度的落后丝毫不以为意,因为那样可以使作品更完美。”⑥8月15日,他又说,康德预计在圣米迦勒节(Michaelmas)完成《纯粹理性批判》,距当时约有六个星期。在9月7日,他写信告诉哈特克诺赫(Hartkn…

  • 第六章 “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1780—1784)

评论 ······

学习哲学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探究的方法。

前半本配瓦格纳,后半本配巴赫。
我们就算头破血流也还在认识。我们敬重尊崇理性的愉悦胜过感官。愉悦暗示着伟大的存在,暗示着我们在被实体捉弄、折磨之后,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园,暗示着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可以被把握、追求。

康德过着一种让所有5号人格嫉妒的生活!!
一间独居的房间,书桌和睡衣,还有相当会照顾人的帮手!充足的私密空间,学习时间,以及适当的外界交往,不累人的人际关系!
理性的理想主义者典范!
薇依过于激进,年纪轻轻就走了
狄金森过于自闭,与外界互动少了,情感流动是多么美妙的感受
卡夫卡过于恐慌,早早也被病痛多累
谁能比康德过得更平静更健康,完全沉浸在开拓心智的乐趣当中!

还有一大批未留下名姓的……

#1915#哲学家的传记很难写,应该串联哪些人物,哪些故事来讲他的思想和人生呢?不过这本书做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书信往来,出版前后故事,出版内容的争议讨论,朋友学生的叙述等等,但康德实在太难懂了,我们也只能通过这些串联尝试更走近他和他的思想一些。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