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批判?/ 自我的文化 : 福柯的两次演讲及问答录

0
(0)

什么是批判?/ 自我的文化
: 福柯的两次演讲及问答录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出版社: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拜德雅

副标题:福柯的两次演讲及问答录

原作名:Qu’est-cequelacritique?SuivideLaculturedesoi

译者:潘培庆

出版年:2017-4-30

页数:268

定价:3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拜德雅·人文丛书

ISBN:9787568904315

内容简介
······

– 编辑推荐 –

·首次完整收录福柯晚期所作的两次演讲——《什么是批判?》和《自我的文化》,以及演讲后精彩的问答和讨论环节,福柯的机敏和睿智在其中展现无余。

·本书编者参照福柯演讲手稿对两次演讲的文本进行了悉心校订,以期使福柯思想的面貌臻于完整。

·福柯的这两次演讲,时隔五年,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演变。此次同时发表这两次演讲不仅极富意味,也可为研究福柯晚期思想提供一把钥匙。

– 内容简介 –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晚期所作的两次演讲。

第一次演讲,名为“什么是批判?”,于1978年5月27日在法国哲学学会举行。福柯把自己的研究纳入由康德《什么是启蒙?》一文所开启的视角,把批判定义为一种伦理—政治态度,而此态度在于一种不被过度治理的艺术。

第二次演讲,名为“自我的文化”,于1983年4月12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作。福柯在其中把自己的研究定义为一种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本体论,指出他对启蒙的看法和他对古希腊-罗马的分析有关。随后,福柯在伯克利分校还参加了三次讨论会,回顾了他哲学进程中的若干方面。

批判既可针对治理,也可针对自己。无论是质疑治理的批判,还是质疑自我的批判,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启蒙的精神。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编者把《什么是批判?》和《自我的文化》放在一起的用意。

作者简介
······

– 作者简介 –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思想史家、社会理论家、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作为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知识型、权力、知识考古学等观念对之后直至今天的人文科学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古典时代疯狂史》、《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等。

– 译者简介 –

潘培庆,198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语系,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后赴瑞士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对中西哲学、中西政治文化战略的比较研究有兴趣。著有《解构中国政治文化战略》,译作有《福柯思想辞典》、《福柯的最后一课: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治》、《词语》、《论自愿为奴》等。

目录
······

目录

总 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学

译者序 | 批判和治理如影随形, 自我与技术如水随器

福柯著作名缩写

关于本书的说明

导言

什么是批判?自我的文化:福柯的两次演讲及问答录

什么是批判?(1978年5月27日)

自我的文化(1983年4月12 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讨论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讨论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语系讨论会

评论 ······

越读下去越觉得福柯就是造了很多词来完成他的各种分析,他的(而不是康德的)批判实际上就是把主体放在一个必然有着权力介入的社会网络中进行考察,批判是一种推动力,但这种推动永远不可能使社会达到一个彻底的理想状态,于是要呼吁人们认识和反抗自己的被过度治理的状态。关于自我的部分,则是从关系出发,阐明自我是需要去建构进而构成道德主体的东西。

一直不明白的是治理一词的原文是什么(现在懒得扒英文版对照了),鉴于…

思想史的方法论

两篇演讲,“什么是批判”和“自我的文化”,前者将批判视作一种不服从的艺术,质疑真理的权力效应和权力的真理话语,突出它的伦理与政治态度,不太好读。后者是福柯在伯克利的演讲,问答部分精彩,有个关于kairos的回答受益匪浅。

大家都关注“自我的文化”?我更喜欢“批判”那篇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