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者

0
(0)

反抗者

作者:[法]加缪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L'hommerévolté

译者:沈志明

出版年:2018-11

页数:480

定价:58.00

装帧:精装

丛书:译文经典(精装本)

ISBN:9787532777280

内容简介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作品

★ 一个个体的勇敢反思

∽ ∽ ∽

《反抗者》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旁征博引的散文中,加缪秉承坦率、正直的态度,重新审视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现的反抗精神:历史层面的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思想家层面有萨德侯爵、圣茹斯特、尼采、马克思;思潮流派从虚无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无政府主义到自由主义。加缪在《反抗者》中流露出的批判精神最终奠定了本书的经典地位。

∽ ∽ ∽

“加缪的作品是从战后混乱中冒出来的少有的文学之声,充满既和谐又有分寸的人道主义声音。”

——《纽约时报》

“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

——法国作家、文化部长马尔罗

“加缪在20世纪顶住了历史潮流,独自继承着源远流长的醒世文学,他怀着顽强、严格、纯洁、肃穆、热情的人道主义,向当今时代的种种粗俗丑陋发起了胜负难卜的宣战”。

——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

“他(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瑞典文学院授予加缪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辞

“加缪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

——美国作家福克纳

“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起爱。他死于1960年,他的死让整个文学界感到是一种个人损失。”加缪是20世纪文学具有“理想丈夫”般形象的作家,同样描绘自杀、冷漠、罪咎、绝对的恐怖这些现代文学主题,“却带着一种如此理智、适度、自如、和蔼而不失冷静的气质,使他与其他人迥然有别。”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

作者简介
······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宗教信仰和极权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目录
······

译者绪论001

作者导言001

Ⅰ反抗者001

Ⅱ形而上悖逆013

该隐的儿子们016

绝对否定028

一个文学家029

浪荡公子造反043

拒绝拯救054

绝对肯定062

独善其身者063

尼采与虚无主义067

造反的诗歌086

洛特雷阿蒙与平庸088

超现实主义与革命096

虚无主义与历史111

Ⅲ历史性造反116

弑君者们123

新福音书126

处死国王130

德行的宗教135

恐怖时代139

弑神灭教150

个体恐怖主义168

摒弃德行170

三个着魔者174

厚德的凶手188

什加列夫主义199

国家恐怖主义与非理性恐怖203

国家恐怖主义与理性恐怖215

资产阶级的预言216

革命的预言227

预言的失败242

终极目的之王国261

全体性与审讯270

造反与革命283

Ⅳ悖逆与艺术292

小说与悖逆298

悖逆与风格311

创造与革命316

Ⅴ地中海思想323

造反与谋杀323

虚无主义谋杀327

历史性谋杀331

限度与过度340

地中海思想344

超越虚无主义350

补编357

评说反抗357

凶手的时代375

为《反抗者》辩护396

点评《为〈反抗者〉辩护》414

寄语《现代》主编419

评论 ······

-_-我懷疑譯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翻譯糟糕透了。比如這句「何谓反抗者?一个说“不”的人。但他,虽然拒绝,但是不放弃;他也是个说“是”的人,一开始行动就这么定了。一个奴隶,一辈子受命于人,突然判定无法接受一个新指令。这个“不”的涵义是什么?其涵义,比如说:“事情拖得太久了”,“到此为止,行;过头了,不行”」。還有這句:「在一切反抗中,世人厌恶不速之客的同时,必定把自己身上某个部分完全而瞬时地…

终于把这本积灰快一年的书读完了!
全书围绕“我反抗,故我存在;我反抗,故我孤独。”展开,加缪从历史哲学到文学艺术分析其中的造反与反抗,无论是虚无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是形而上悖逆的反映,只是否定形式在变化。加缪还不忘强调否定的限度,并因此强调创造性,强调美的价值(总感觉加缪思想中有中庸的成分)
正如译者所说,加缪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观没有萨特出色,而文学艺术方面则更为杰出。尽管文中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谬误…

如果读过作者提过的几个文学作品,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他所试图阐明的反抗哲学。从否定出发,但以审慎的肯定态度在人的限度内创造。那么以任何抽象价值的名义起而反叛的人,便有些许希望不再会变成又一个暴君。这是我的理解。

在讨论“反抗”这一概念时——无论是历史的、形而上的还是文学的,作者的论述似乎都充满了矛盾。阅读之艰难似乎也不能全怪翻译不到位。

萨特和加缪不至于决裂。他们的哲学观点是很接近的,分歧主要在于角色不同。加缪是作家,他的责任是表达感受,萨特是哲学家,他必然要指出方向,加缪要质问了“我们只是荒诞的存在,你凭什么指手画脚。”萨特也很无奈,但他非如此不可,用萨特自己的话说:“我只是存在着,仅此而已,而且我觉得恶心。”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