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政治哲学发微

0
(0)

道家政治哲学发微

作者:郑开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10

页数:376

定价:85

装帧:平装

丛书: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

ISBN:9787301305935

内容简介
······

道家政治哲学乃是比较纯粹的、严格意义上的甚至真正的政治哲学,自有其边界明确的内容范围、理论特征,还发展出某种非常理论性的哲学语言思考和阐述政治性问题。如果说孔子以来的儒家学派是对当时历史去世的“保守回应”,道家政治哲学则提出了“玄德”“帝道”“执一”等概念,对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做出了冷静积极的响应。

《道家政治哲学发微》全书分为四编,内容涉及老庄、黄老和儒道会通等,深入掘进、阐幽发微地抉发出道家政治哲学的深邃内容、理论旨趣和精神气质。

作者简介
······

郑开,祖籍安徽合肥,1965年生于呼和浩特,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道家形而上学研究》(2003年)、《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思想史》(2009年)、《庄子哲学讲记》(2016年)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

前面的话

第一编 道家政治哲学:综论及阐幽发微

第一章 道家政治哲学发微(上)

一、序论:什么是道家政治哲学?

二、玄德

三、自然-无为

四、浑沌与秩序

第二章 道家政治哲学发微(下)

一、黄老学:学派和文献

二、帝道:黄老政治哲学的轴心

三、执一与道法:“道的治理”如何可能?

四、名理:黄老政治哲学如何讨论政治性和秩序性的?

第二编 老庄政治哲学:洞见与精神气质

第三章 玄德:老子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基石

一、引言

二、玄德的独特性

三、玄德的针对性

四、伦理学与政治哲学语境中的玄德

第四章 德-性:道家德性论及其政治哲学

一、道家哲学语境中的“德-性”

二、道家人性论及心性论

三、圣人与至德之世

第五章 浑沌:《庄子》政治哲学隐喻阐微

一、引言

二、宇宙论语境中的混沌

三、政治哲学语境中的混沌

四、心性论语境中的混沌

第三编 黄老政治哲学:关键词和中心思想

第六章 帝道:黄老政治哲学新思维

一、德礼体系的瓦解与王霸之道之升降

二、帝道:王霸之外的新维度

三、儒道会通及黄老学的历史影响

第七章 执一:从黄老文献“一”的复杂语境展开分析

一、太一:宇宙论语境中的分析

二、执一:围绕政治哲学语境的讨论

三、抱一:养生理论与心性之学交互纠结的理论语境

四、天下归一:时代精神与现实诉求

第八章 道法之间:黄老政治哲学的思想空间

一、礼与法

二、道与法

三、名与理

四、礼法之争及其他

第九章 内圣外王:黄老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

一、 主术: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逻辑和理论结构

二、 心术:诉诸且围绕心性论语境中的“神明”展开

三 、身-国:治身与治国的同构关系

四、 太上:最好的政治之理论判断

第四编 儒道会通及其它

第十章 试论儒家思想语境中的“无为”

一、德政:政治语境中的“无为”

二、圣人:伦理语境中的“无为”

三、执中与中庸:实践智慧和心性论语境中的“无为”

第十一章 试论庄子哲学语境中的“中道”

一、引言

二、自然、万化与环中

三、生命、自由与秩序

四、儒道会通的视野

第十二章 试论黄帝学之生命-精神哲学

一、黄帝学与黄帝书

二、生命哲学

三、精神哲学与境界学说

参考文献

早期经典及注疏

其他历史文献

出土文献来源表

近现代以来出版物

评论 ······

(郑老师的书“缺点”可能是太细太密了,读起来压力比较大…通常第一遍甚至都不能直接get到他核心的意思…

自以为是,不忍卒读

我并不是哲学科班生,只是对“道家政治哲学”有些兴趣。但是打开目录,还没有开始读就已经被劝退了——内容实在太过散乱,标题之间的关联甚微,称不上是什么体系建构,而是一本论文集。作者自认为“这种离散性的、着眼于点的研究,我认为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恕难理解

老庄道家主“玄德”(与儒家“明德”对立),黄老道家主“帝道”(与儒家“王道”对立)。从老庄向黄老的过渡,正是周秦之变的思想脉络。至于具体的哲学阐释,对我而言一如ABCD,诚属对牛弹琴。🙄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