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旅程 : 基因的奥德赛之旅

0
(0)

人类的旅程
: 基因的奥德赛之旅

作者:[美]斯宾塞·韦尔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出品方:见识城邦

副标题:基因的奥德赛之旅

译者:张涛/严墨

出版年:2019-10-31

页数:248

定价:5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见识丛书

ISBN:9787521706642

内容简介
······

“我们从何处来?”

这个问题,曾让牙牙学语的孩子好奇,也让人类的祖先创造了无数神话试图解释: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亚当、夏娃……我们的身份,我们和世间万物的关系,都从这个问题出发。对这个问题的好奇,促使人们掘地三尺,寻找考古证据;或是仔细剖析语音,寻找语言传递的蛛丝马迹。而DNA密码中,似乎藏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这本书中,遗传学家韦尔斯将带领我们追根溯源,从西伯利亚的荒野,到澳大利亚的海滩,寻找我们现今地球上每个人的共同祖先。通过遗传标记物,我们将会与被他视为“亚当”“夏娃”的共同先祖在数万年前的非洲相遇,并追随人类一路离开非洲的漫漫征途。

——————–

【编辑推荐】

挑战常识:周口店人非你我祖先,走出非洲比想象更晚

跨越学科:DNA检测追寻人类迁移,考古学、语言学填补故事空白

命题反思:人类的族群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么?全球大融合,我们是不是在丢失自己身上的“历史”?

幽默好读:翻越的山岭是“大陆隔离桩”,跨越的山海是“沿海快速道”。“啊吼向东!”,有趣故事组成的迁徙史。

◆关于人类DNA的溯源之旅,每个人自己的故事。

这本书适合每一个对“人类的由来”这个问题感到好奇的读者。而通过这一段人类的溯源之旅,也能够给我们一个重新看待自身的机会,并获得一些洞见:我们有同一个祖先(消除所谓的“种族”的幻象与歧视),我们是危机的产物(应对挑战的适应性使我们遍布全球)。

◆人类学和遗传学的前沿新知,学科交叉的产物。

作者在文中基于遗传学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人类的起源地:非洲。并讲述了人们从非洲出发,分别走向大洋洲、欧洲、中亚、东亚,以及最远的美洲的过程。考古挖掘的成果,人们语言的差异,也会在这段旅途中,作为佐证,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权威,获得多位相关学者的赞誉。

斯宾塞·韦尔斯,作为遗传学家,领导了“基因地理工程”,并与理查德·莱万廷、卡瓦利-斯福尔扎等遗传学先驱开展合作研究。《人类的旅程》也得到了莱万廷、斯福尔扎的推荐。

◆脱胎于电视节目,兼具趣味性和严肃性。

本书的缘起,是韦尔斯与PBS(美国公共电视网)合作制作一档溯源人类的节目后,由他本人整理、反思而成,旨在普及人类学知识,呼唤共识。所以,在学术的坚实基础之外,他的写作也极具可读性,引用文学经典,生动的例子比比皆是。

——————–

【评论】

斯宾塞·韦尔斯的遗传学科研成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史前史,而这本书将人类种群从非洲起源,此后的散布和融合的过程娓娓道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既不失精确,又十分易读。在达到这种易读性的同时,他没有将简单的解释与过度简化相混淆,犯下许多人常犯的错误。更为重要的是,韦尔斯拥有科普罕见的对知识的正直,他不会模糊事实与推测。

——理查德·莱万廷,哈佛大学,《作为观念的生物学》《并非必然》作者

相当有激情的创作,易读,紧跟(遗传学)近来的发展。

——路易吉·卢卡·卡瓦利-斯福尔扎,斯坦福大学,《人类的大迁徙》《追踪亚当夏娃》作者

韦尔斯优雅地带领我们从他所从事的遗传学领域出发,行至古生物学、气候学,再折返回来。

——《纽约时报书评》

《人类的旅程》是现今对于人类起源和大迁徙描述得最好的图书,它基于最近出现的考古-遗传学的学术规范。韦尔斯自己对于这个领域的工作也有所贡献,因此,在论及分子遗传学时尤其有权威。不仅如此,他非常成功地将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融入这个话题。这些都使得本书,较普通的科普作者和记者的作品而言,更为可信。

——科林·伦弗鲁《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

韦尔斯,此前在牛津大学做研究的遗传学家,通过本书与PBS的同名纪录片,给DNA分析这个领域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补充……除了讲述这个有关人类从非洲遍及世界让人百听不厌的故事以外,作者还尝试去回答困扰古人类学的一些大问题……韦尔斯的清晰描述、巧妙类比,将这个学科里错综的头绪一一理清,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实乃一件幸事。既有趣,又能给人启发,这本书为成为了科普书架的有力补充。

——《图书馆杂志》

《人类的旅程》将洞见融于人类的历史和我们自身之间的关系之中……迷人,散发着魅力……在科学已经如此有趣之时,谁还需要文学呢?

——克里斯·莱弗斯,《卫报》

我们应当阅读《人类的旅程》,韦尔斯讲述的这个故事将重塑我们对自身的理解。

——蒂姆·弗兰纳里,《纽约书评》

斯宾塞·韦尔斯总结了(人类)群体的遗传学研究的历史,从达尔文在小猎犬号甲板上亲眼所见的人类多样性所带来的不解出发,截至基于不同的政治与社会目的,许多为族群差异分出高下的尝试。

——丽贝卡·卡恩,《自然》

韦尔斯成功地把复杂的科学数据变得人人可懂。他以体质人类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当然,还有遗传学为线索,理清了农业社会为何兴起,相距千里的地方的语言为何相关,以及人类是如何遍布全球的这几个问题。

——埃莉斯·普罗克斯,《东湾快报》

作者简介
······

斯宾塞‧韦尔斯(Spencer Wells),1969年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哈佛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国际基因组工程负责人,著名遗传学家、作家、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兼任教授,发表过30多部科学著作,同时又是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人——基因码之旅”魅力四射的节目主持人。他将遗传学专业知识和自己对历史的热爱结合起来,为我们解开人类前史之谜。 代表作品有:《人类的旅程:基因的奥德赛之旅》《潘多拉的种子: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等。

目录
······

前 言

第一章 形形色色的猿

同一物种……

……还是多个物种?

象牙塔之外

第二章 合众为一

驱动力

意大利人的进展

“奥卡姆剃刀”

字母乱码

拥挤的伊甸园

酒后之勇

一切只关乎时间

第三章 夏娃的配偶

水,到处都是水……

却无水可喝

重压之下

亚当来迟

弹舌音

面对面

走出安乐窝

第四章 滑开

死亡与衰变

海陆大餐

M&M’s 彩虹豆

锡兰游泳

澳大利亚的阿勒山

第五章 突飞猛进

心灵体操

细菌汤

*致之寒

第六章 主干道

大陆的隔离桩

啊吼,向东!

筷子

第七章 石中血

艺术气质

渴望约会

含饴弄孙

垫脚石

最后边疆

命由天定

移民狂潮

大事将临

第八章 文化的重要性

与过去的决裂?

第二次大爆炸

基因辐射

稻作人

双刃镰

咿呀学语

寻找故乡

全景世界

一则警告

性别政治

回到大海

第九章 *极大爆炸

一条语言线索

口音消失

全球熔炉

正在关闭的窗

致 谢

阅读推荐

索 引

"人类的旅程"试读
······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叫出自己祖父母的名字,相当一部分人能叫出自己曾祖父母的名字,少部分的人能够叫出自己曾曾祖父母的名字。在这之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名为历史,既黑暗又神秘的领域,只能依靠耳语般的指引踯躅前行。那些先人是谁?他们住在哪里?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这本书里,我将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埋藏在我们的遗传代码中,正是这些代码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 ..

  • 前 言
  • 第一章 形形色色的猿类

评论 ······

主要以Y染色体标记讲述人类的历史和分类,非常精彩。
推荐和《人类起源的故事》配合阅读。

不好读,有些科普作家太容易沉溺于专业视角,导致作品变成了尴尬冷笑话+自娱自乐的蹩脚比喻+一大堆其实并不会为读者所关心的术语堆砌。私以为这书主题很不错,但实在应该哪怕多配一些地图,多传递一些“道”层面的东西,比如基因测序的原理讲得就不错。

看惯了线粒体夏娃的论述,也来看看Y染色体的视角吧,挺有意思的

很想知道为什么各大洲的人种颜色会如此不同(既然都来自非洲的黑人,为何肤色长相差别这么大?)很想知道选取了各洲哪些族群、多少人作样本研究。这本书的理论是非洲同一部落dna更多样,但我不知道他选取的是与外界完全闭塞的原始部落,还是与西方关系亲近的部落。这决定了实验结果。我没印象在书中详细介绍过实验对象具体信息,并且这么多人种的基因检测以其他国家能力很难验证,尤其像中国之类发展中国家,先不论是否掌握了技…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