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

0
(0)

缄默

作者:[德]芭芭拉·耶林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原作名:Irmina

译者:马静华

出版年:2022-8

页数:284

定价:80.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后浪漫

ISBN:9787535696472

内容简介
······

🌊 历史长河中的几个浪花

🗺 世界地图上的几个点

🧭 1934-1983,追踪一个普通德国女性的人生轨迹

当爱情被战争中途打断

当理想遭受残酷和平庸的考验

她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她为何不再提问、选择沉默?

🧵 根据一个“普通德国人”的经历改编

用粗粝的铅笔线条与冷 峻的灰蓝色调绘制的长篇小说

荣获三项国际大奖

引发七国读者的感动和沉思

◎ 编辑推荐

🌊 一部用图像书写的长篇历史小说,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抽丝剥茧地展现一个女人人生轨迹悄无声息的转变和自我觉醒时那个如惊雷般的瞬间。

《缄默》是作者根据祖母遗留的信件及其真实经历创作的长篇巨制。作者查阅参考了大量的图、文、影视资料,但一切历史、地理背景始终是背景,准确,但不喧宾夺主;叙述的焦点对准了这一个“普通德国人”,塑造了一个无法被简单归类的鲜明形象。

伊尔米娜在爱情中、在现实中,面对个体的歧视和不公时、面对纳粹体制的高压和暴行时,在别人的记忆中、在真实又漫长的人生中……展现出不同的面相,它们彼此衔接,合情合理,然而又令人不禁思考:是什么促成了她的转变?

📕 一个“普通德国人”的心灵史,映照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乃至你我人性中的幽微之处。

《缄默》其实可以看作一个三部曲、三段论。第一章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爱情小调,优美、甜蜜、戛然而止;第二章是“乱世佳人”的抗争、挣扎和蜕变;到第三章,多年后的重逢,不仅为故事画上句号,更串起全书,升华了主题。伊尔米娜幡然醒悟的那一刻我们也跟着猛然认识到作品的意义所在。诚如评论家所说,“人不能忘记爱情,更无法忘记(逃避)政治、历史和记忆。”外因真的是不可抗拒的吗?伊尔米娜是消极地不选择还是下意识地做出了选择?

🖊科布博士写的后记鞭辟入里。作者曾说,即使你不看她的图像小说,也建议你读一下这篇后记。

🖼 纤细的笔勾勒出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水彩和墨调制的灰、蓝的各种渐变色渲染出现实的背景和内心的情绪。

《缄默》已出版德、法、英、意、西、荷、土等多国版本,获得各国读者、媒体的喜爱并斩获多个奖项,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主题深刻、意义宏大,更因为作品本身就是一部叙述、绘画都很高超的优秀文艺作品。从大处看,结构严整,叙述大开大合,例如优美的爱情故事突然中断,一隔就是四十多年;细微之处也巧妙严谨,例如就在读者越来越喜欢、同情、佩服伊尔米娜的时候,往往又发现她有令人遗憾之举,回头想想,她一开始就不是完美的人,似乎暴露出了性格上的小瑕疵……

作者用铅笔影线勾勒形象,造成真实、粗粝的历史感,上色技法更是灵活、高超。用灰、蓝的渐变色烘托出对错失的爱情和另一种人生的怀念;用扎眼的红色突出特立独行的弱女子与钢铁体制的对立;用蓝绿相间的明亮、浓重色调渲染加勒比海的风情和男主充实、有意义的一生——而这时女主两相对照之下,记忆的幽灵浮上来,仿佛“白日撞鬼”,格外震撼人心,作品主题也就在这种戏剧化的对照下凸显出来。

🧷 中文版《缄默》开本仿照法语版,放大开本以更好地展示图画细节和方便阅读文字;追色则参考德语原版;重新精心设计封面;折中选用120克纸,尽量使这部厚重的作品拿在手上够厚而不太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根据祖母的真实经历改编。

1934 年,德国女孩伊尔米娜到伦敦学打字。她独立、要强、有思想、有正义感,偶然结识了霍华德,一位来自巴巴多斯的黑人青年。两人志趣相投,暗生情愫。

几年后,伊尔米娜被困在德国,多番努力却终难获得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后来,她和霍华德失去了联系。再后来,她结婚生子,在战争和纳粹独裁的夹击下只顾顽强地生活,不顾其余……

几十年后,伊尔米娜应邀来到巴巴多斯,拜访备受爱戴的总督霍华德。她蓦然回首,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媒体推荐

一部关于理想蒙难的动人的、经典风格的长篇小说。

—— 英国《观察家报》

故事引人入胜而不生硬……一本美丽的、启发思考的好书。

—— The Quietus 杂志

《缄默》是一部绚丽,却又恼人地萦绕不去的图像小说。我们可能成为她。我们就是她。你仿佛真的生活在她的故事中……使我联想到贾森·卢茨的《柏林》三部曲和小说《偷书贼》。这个故事拓展你对纳粹德国的认知,展示了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是如何被一个狂人和一场运动裹挟进法西斯的模式之中的。

—— Goodreaders优秀评论

一个私人的故事,发生在大历史之中。时代逼人选择,选择带来裁决。

——《PlanèteBD》艾洛蒂·达蒙评论

芭芭拉·耶林以动人心弦的敏感发掘她祖母的信件,描绘了一个人走上一条路而不是另一条路的那个关键的瞬间。

—— BDgest 网站

一次视觉的享受,故事结束后仍令读者长久地回味。

—— Pop Matters 杂志

🏆 获奖情况

⭐️ 2015 年 Artémisia 女性漫画奖获奖作品

⭐️ 2015 年法国社会与历史漫画节大奖

⭐️ 2016 年马克斯和莫里兹奖德语漫画大奖

⭐️ 2017 年艾斯纳奖提名

作者简介
······

芭芭拉·耶林(Barbara Yelin),1977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在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学习绘画。作为漫画家,她首先在法国因出版《访客》和《迟到》两部作品而闻名。她在德国出版的第一本书是《礼物》,这个由著名的真实犯罪案件改编的故事让德国的广大读者也认识了这位优秀的漫画家。

芭芭拉·耶林是《春天》杂志的合作出版人,在《法兰克福评论报》上连载漫画,并在世界各地开办工作坊。目前她在慕尼黑定居与工作。

"缄默"试读
······

  • 缄默

评论 ······

本来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但是看过后有点失望,1.作者勾勒人物线条方面有些随意,粗糙,所以一本看下来给人的感觉是不细腻并且很飘。2.剧情上伊尔米娜的转变画的有些仓促和突兀,结尾上处理是刻意追求一种无言的结局来掩饰伊尔米娜那种彷徨无措和逃避?当然对经历过那段岁月并深入其中的人来说,这真的是场心灵风暴,但是我总感觉处理的可以更好点,毕竟只是依托真人真事改编,好在本书结尾科布博士写的文字弥补了剧情上很多不…

历史就是由“人”造就的,可是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就看不见个体的具体的痛苦了,这就是作为平民的缄默。

普通德国人面对纳粹恶行时的沉默,是否也是平庸之恶?

好看的图像小说,情节复杂,人物复杂,带给读者对历史复杂的喟叹,以及无来由的隐隐担心。一个非犹太非流亡的德国女孩,对纳粹没有兴趣,也不关心政治,对有色人种也不歧视,是一个单纯的个人主义者,但在政治和战争的挟裹下,她虽然本性未变,却因为在英国邂逅的爱情不幸丢失,她一步步嫁给了党卫队成员,接受了纳粹,甚至比别人更冷酷。这是一个普通德国人的命运,她在个体上是不幸的受害者,但在集体上又是无知的加害者,书名《…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