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泄漏现在到底什么情况了?

0
(0)

如今,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泄露事故已经过去整整 10 年了,废弃的福岛核电站还放在那里,善后工作仍然没有结束,周边的城镇和乡村,也仍然是荒草丛生,一片末日废土般的景象。

要求政府作出补偿的福岛农民

以前,福岛县是一个有着很强的农业、渔业优势的地方,有着「水果天堂」的美称,现在,所有这些优势和美誉都不复存在了,当地的经济一蹶不振。尽管日本政府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向极力扭转这种印象,但并没有得到什么收效。

为了重振民众对福岛海产品的信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媒体面前大吃福岛出产的海鱼。

一场地震、一连串事故,在经历了 2011 年的天灾人祸之后,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也看到了一向以秩序、效率、科技闻名世界的日本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

福岛核泄露产生的辐射对海洋造成的影响

对于福岛核泄露事的处理,有着雄厚技术条件的日本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即便是和 1986 年处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做法相比,也有很多严重的失误,对于海洋污染的一系列后续处理工作,更是缺乏应有的负责态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但是即便如此,抛开国家决策层面的种种问题,在这次灾难中,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人,在面对极端困境时的种种矛盾、挣扎与坚守。

事故后废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

现在,日本的「福岛」这个地区,已经和「普里皮亚记」一样,成为了「核事故」的代名词。

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查询,联系到的关键词都是:空城、鬼城、废土、辐射、动植物变异……等等等等,随便一翻,还会看到大量用 PS 合成的「变异生物」伪造照片和内容离谱的都市怪谈类文章。

电影《福岛 50 死士》海报

除此这些,关于福岛,还有一个非常有戏剧色彩、且略悲壮的关键词,那就是:「五十死士」。2020 年,日本还拍摄制作了一部名为《福岛五十死士》的电影,虽然口碑平平,但是一些影评人认为,这是近 20 年来罕见的日本「主旋律电影」。是「昭和精神」的一次回归。

那么,在这些故事、传奇、怪谈的背后,这场灾难到底带给了我们哪些值得深思的地方?地震与海啸导致福岛核泄漏事故,这是不是一种必然?当年日本离「全境毁灭」的最坏结果到底有多近?所谓的福岛「五十死士」到底是怎样一群人?这是不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特产」?他们后来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这场灾难的来龙去脉。

突如其来的「史上最强」地震。

3.11 地震,又称为「东日本大地震」,是人类有纪录以来的「世界第五大地震」,也是日本有史以来经历过的最强地震、日本战后经历过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近 2 万人死亡、2500 多人失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2300 多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 5%,这对于已经持续低迷 20 年的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样可怕的一场灾难,在到来之前、乃至发生时,没人想到它能带来如此巨大的破坏力。究其原因,倒未必是因为人们小看大自然的威力,而是因为大家普遍相信:日本——是很靠谱。

处于板块交界处的日本

中学地理课本里讲过,由于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小规模的地震差不多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所以,日本人对地震、海啸一类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非常之高。

日本建筑对于「隔震支座」极为重视

在日本,各种建筑、道路和桥梁也都经过了一定的防震设计,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各种公共场合的地震警报系统也都十分完备。从 2004 年起,日本气象厅推出了一套据称是世界一流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日本生产的手机全部装有这套系统,一旦发生地震,该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向所有人发送警报短信和避险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引导民众到就近的应急场所避难。

所以,在应对地震这件事上,无论是经验还是心理素质,日本都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这些硬件基础,再加上日本人一向给人严谨、认真、高效、靠谱的印象,大家自然有理由相信:除非是小松左京所写的《日本沉没》那种科幻设定,否则,一般自然灾害不会把日本这个国家怎样。

结果事实证明,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想要做到「运筹帷幄」,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天灾」何时出现,这是根本没法预测的事情。这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根据日本气象厅整理的检测报告来看,其实「3.11 地震」并不是没有前兆。在大地震发生前的一段时间,日本的东北部海域的确出现过多次海洋地震,其中最厉害的一次出现在 3 月 9 日,震级达到 7.2 级,这次地震不仅引发了小范围的海啸,就连东京地区都能感觉到 3 级震感。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能断定:这就是特大地震的前震。对于地质板块交界处来说,这样的海洋地震非常常见,如果看到风春草东就如临大敌,那么地震警报可能每隔几天就要拉响一次,这造成的社会影响和问责风险,没有人能承担得起。所以,当时的日本气象厅并没有对专家在事后定义的这一系列「前震」予以太多关注。

于是,2011 年 3 月 11 日 14:46:21,当距离日本宫城县 130 公里的海域发生 9.0 级海洋地震的时候,日本从上到下完全没有防备。

3 月 11 日是个星期五,从后来 NHK 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所选用民间影像内容来看,那天就是个风和日丽的普通日子,没有任何反常的「异象」——天上没有所谓的「地震云」,农舍里的动物也没有焦躁不安。打工人像往常一样上班工作,乡镇的小商贩开着小货车不紧不慢的赶路,中小学生马上就要放春假了,很多学校这天都在举办结业典礼,学生们看起来各个都很高兴。

地震发生时,一开始并不猛烈,只是地面晃动,起初,待在户外的人还以为是遇到了强力测阵风,建筑物里的人意识到是地震,赶紧抓住身边的东西、护住头部、放低姿势,等着地震结束。人们虽然感到紧张不安,但并没有惊慌。

东日本大地震的波形图记录

一般来说,普通的地震持续时间是就是几十秒,长的也就是一分多钟,但是这一次地震比较特别,在持续 1 分多钟之后,不但没有停止,强度反而陡然上升,柏油路面出现裂痕,大桥的桥体上下摆动,一些老旧的房屋开始散落瓦片和玻璃,人群中惊呼声不断,就这样,整个地震的过程持续了 3 分多钟。

拍摄于地震刚刚结束后的照片,画面中的时钟显示时间大约是 14:52,可以看出街上的人还都比较淡定,并没有要逃生的紧迫感。

地震结束几分钟后,人们陆续惊魂未定地从地上爬起来,一些人认为一切已经结束了,一边发着牢骚、惋惜损坏的家具和电器,一边准备着手收拾一片狼藉的房间,也有人考虑到不久之后可能还会有余震,打算动身前往指定的避难所。

十几分钟后,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人忽然发现:海水开始突然迅速的退潮,就好像被什么巨大的力量抽走了一样,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部分海床和礁石。

影像资料中记录下的巨浪奔向岸边的景象

这样的怪事,就是那些在海边生活了半辈子的人都没有见过,正当人们感到困惑不解时,「答案」出现了:近 10 米高的巨浪、以时速 300 多公里的速度,像黑压压山峦一样「压」向陆地。

这是海上地震引发的海啸,而且,是非常巨大的海啸。

大海啸

在强烈的海洋地震作用下,日本东北部的海面上就像大石头砸出水花的池塘一样,出现了巨大的波动和漩涡,岸边的海水大面积退潮,其实就是巨浪来袭的前兆,可是在当时,大部分人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面对巨浪来袭,一些站在远处的人只是愣在原地错愕、惊叹,完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也没有想到该往到地势高的地方躲一躲。

巨浪冲到陆地之后,岸边的道路和桥梁瞬间被吞没,岸边十几公里的区域转眼间就被海水完全覆盖住了,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黑色的水流顺着每一处缝隙不住的往外渗、伴随着大量的泥沙,使原本平整的路面变成了泥潭。

对于这一系列景象,一位亲历者说,自己当时只有一个感觉:整个大地好像都在融化,人类在整个世界上建立起来的所有东西,就好像是某种令神明嫌弃的附着物,在被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溶解、冲刷」。

所以说,3.11 大地震真正可怕的地方,并不是地震本身造成的山摇地动,而是它引发的海啸造成的破坏。在海水的冲击下,许多村镇、街道顷刻消失了,人们目所能及之处都是一片汪洋,房屋、船只、车辆、树木——所有的一切都像泡沫一样在水流中起伏,被汹涌的洪流裹挟着冲向内陆、然后又飘向大海……

然而,在这次灾难中,海啸造成的最大麻烦,并不是冲毁了几座城镇、几千条公路、几万个建筑,而是一座陷入了瘫痪核电站。

停电的发电站

位于日本福岛县工业区双叶郡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属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建于 1971 年,有六台机组,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核电站。

3 月 11 日,福岛核电站内的 1 号、2 号、3 号机组都在正常运转,地震发生时,由于受到了剧烈震荡,三台机组都启动了急停系统,将控制棒嵌入了核燃料中,停止了反应炉中的链式反应。

福岛核电站核反应炉的内部结构

「急停」是很正常的一个应急操作,就是为了防止发生地震一类突然情况时运行不稳定。不过,「急停」并不是真正的安全的关停,要想安全的关掉核反应堆,只是嵌入控制棒还不够,第二步工作,是要冷却反应炉,只有反应炉内的温度降到一定的数值,关停的工作才算安全。

打个比方,这就像停车踩完刹车后,下一步要熄火一样。

反应炉降温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完成,由于炉内的温度极高,迅速降温会导致设备受损,所以,冷却水得一点一点往反应炉里灌,控制室要做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将冷却阀开一会儿、关一会儿、然后再开一会儿、再关——这样的反复交替操作,要持续一段时间。

就在反应炉逐步冷却的时候,海啸来了。

地震后半小时,核电站的站长吉田昌郎就接到海啸预警后,他隐隐感到形势不妙,下令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停止工作、撤离刀安全地带。但是当时许多人并不以为然,因为核电站所在位置的地势很高,而且建有特别的防洪堤坝,按理说不会受到海啸的威胁。

然而,这次海啸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想象。

15:35 分,也就是震后的 50 分钟左右,第一波海啸的巨浪扑向了福岛核电站。浪高足有 11 米,时速接近 800 公里。

巨浪越过防洪堤、涌进了发电厂,然后迅速灌入了地下的配电室,发电机被水一冲,全部短路烧毁,整个福岛核电站失去了电力,瞬间瘫痪了。

这个情况,是站长吉田万万没有料到的:一个如此重要的核电站,居然说断电就断电了,而且断得彻彻底底,控制室里所有的设备全都黑灯掉了,仪表盘上再看不到任何关于反应炉情况的检测数据,并且没有任何可执行的应急预案。

而最要命的是:反应炉里的冷却工作还没有完成,眼下,用来控制冷却管的所有阀门都失灵了,没有冷却水,反应炉的防护层和嵌在核燃料中的控制棒,会在不断攀升的高温中一点一点融化,一旦堆芯融毁,核燃料流进地下,这里就会变成第二个「切尔诺贝利」,或者更糟糕……

敢死队

想到这里,吉田立即向东京电力公司求援,要求总部赶快派几辆发电车来,先恢复发电厂里的电力,同时,派人用最原始的办法观察发电机组的情况,那就是:站到屋外,手搭凉棚极目远眺,用肉眼看一看——反应炉外面的排气管冒了多少蒸汽。

机组建筑外墙的排气管,工作人员一般将其称为「猪鼻子」

当晚 18 点左右,经过一番观察和推断,工作人员断定:1 号机组的情况不容乐观,排气管排出的蒸汽很少,那里的反应炉内的温度、压力可能都已经到了临界点了,再不想办法恢复电力、冷却降温,反应炉有破裂、爆炸的危险,那就是塌天大祸。

总部虽然派发电车赶来支援,但是由于地震造成的交通不便,发电车直到深夜才赶到现场,而且蓄电还要用很长一段时间。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事态越来越危险。

福岛核电站的情况上报到东京的能源厅,时任日本首相的菅直人坐不住了,他赶紧召集核工业安全局的官员和东京电力公司的高管了解情况,结果这一谈,所有人都很尴尬。

原来,东京电力公司内部管理一直存在严重漏洞,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各种谎报、瞒报的情况屡见不鲜。

早在 1978 年,福岛核电站就发生过一次非常危险的临界事故,但这件事一直瞒着,直到 2007 年才被披露出来。长期以来,为了隐瞒安全隐患、控制检修成本,从 1979 到 1998 年,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的关键技术参数先后进行过 128 次篡改,搞得备案中很多重要信息漏洞百出、前后不一,以至于都到了这个火烧眉毛的时候,整个居然东京找不出一个人真正了解核电站的实际现状。

发现身边找不出明白人,菅直人真有点慌了,他一边下令紧急疏散核电站周围 3 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居民,一边准备坐直升机直接到福岛核电站走一趟。

乘坐直升机到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日本首相:菅直人

首相亲自过来施压,站长吉田又急又气——实质性的援助没有,压力倒是先来了,看来「等靠要」不是办法,必须马上做点什么。

现在虽然没有电、打不开冷却水泵,但是如果能打开通风阀门,降一降 1 号机组的内部压力,也能起到些作用。既然自动设备运转不了,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敢死队」,进入 1 号机组,去手动打开通风阀门了。

这项任务有多危险是明摆着的,可事到临头,必须要有人去冒险。接到命令后,负责 1、2 号机组的工作班组内部开始组织敢死队,这支敢死队,可以说就是后来 「50 死士」的前身。

电影《福岛 50 死士》剧照

在电影《福岛 50 死士》里,大家了解情况后,沉默了一阵,然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举手自告奋勇,因为要求加入的人太多,控制室的负责人决定优选选用年长的人,让年轻人留下。这样悲壮的场景,当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人们不得而知,不过,后来日本《每日新闻》等一些媒体通过采访,收集到过一些关于「50 死士」的不同侧面,这些我们后面再讲。

不管怎么说,敢死队还是组织起来了,这些工作人员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和防毒面具,两人一组,分头进入 1 号机组,去找关键的通风阀门。

大部分小组顺利完成了任,但也有一些人无功而返,因为他们还没走到指定位置,身上用来检测辐射量的盖革计数器已经爆表了,一些专家事后通过推测认为,1 号机组内部某些地方的辐射量当时应该已经超过了 1000 毫希,人是根本无法接近。

1000 毫希,是什么概念?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的研究:一个普通成年人,在一年之内接受的辐射总量,不能超过 2.4 毫希。即便是一些特殊行业的从业者,一年也不能超过 6 毫希。

受到 100 毫希以上的辐射,人健康必然会受到损害,患白血病、癌症的几率大幅提升,如果是 1000-2000 毫希,人就会眩晕、呕吐、脱发,感到明显不适;达到 2000-4000 毫希,人的骨髓和骨密度就会立即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很快死于器官损伤和内出血。

1 号机组内有如此高的辐射量,说明已经出现了核泄漏。根据后来展开的调查研究来看,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1 号机组内的一部分管道就受到损坏、出现了「核蒸汽」溢出现象,在断电后 7 个小时左右,反应炉内的控制棒就已经开始融毁了。

尽管通风阀门没有全部打开,但敢死队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3 月 12 日上午,1 号机组的通风口排出了大量蒸汽,这正是反应炉温度和压力开始下降的标志。当然,将带有放射性的核蒸汽排到大气中,也是很危险的事,而且有悖于「核道德」,可是在那种情形下,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到了中午,发电车基本完成了蓄电,马上就可以为 1 号机组供电、启动水泵进行冷却了,就在局面貌似稍稍好转了一些的时候,最可怕的事情却发生了。

3 月 12 日下午 15:36,随着一声巨响,1 号机组爆炸了!

失控

网上很多文章讲到福岛核电站事故,都会提到 1 号机组的爆炸,由于一些介绍内容比较简略,令很多人误以为:福岛核电站的爆炸,和 1986 年切尔诺贝利的爆炸一样——是核反应堆爆炸。

万幸——情况不是那样的,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实际上,1 号机组当时的爆炸只是化学爆炸,主要是由反应炉冷却时产生的大量氢气造成的,爆炸将整个一号机组的外层建筑炸碎,但是反应炉并没有被炸坏。

留在机组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的照片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火上浇油了。爆炸发生后,1 号机组内的大量放射性气体释放到了空气中,造成整个核电站附近的辐射量超过了 10 毫希。从理论上来说,在当时的福岛核电站里,人已经不能在户外停留 10 分钟以上了。

道这一步,这场危机已经不再是一所核电站的问题了,日本政府开始准备将周围居民的疏散范围从 3 公里扩大到 30 公里,同时继续向吉田施压。

事已至此,控制好 2 号、3 号机组才是关键,然而,1 号机组爆炸造成的另一个麻烦,就是把好不容易派来的发电车也炸坏了,之前的蓄电工作全都白费了,现在,2 号、3 号机组的冷却系统仍然无法正常运行,其中,3 号机组的情况更加严重。

情急之下,吉田想出了一个非常剑走偏锋的方法,那就是:把一些汽车上的电瓶拆下来,连在一起,先勉强供电,让水泵启动,然后,再用发电站内的消防车,抽取海啸灌进来的海水,然后通过外部管道向 3 号机组灌水降温。

方法听起来有点「土」,但似乎是可行的。

于是,从 3 月 12 日晚上开始,海水源源不断的开始通过消防车注入 3 号机组,可是,400 多吨海水灌了进去,情况却并没有好转。后来通过调查发现,由于 3 号机组内部一些水泵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外部注水没法顺着主管道注入反应炉,很多水都流到了机组的其它地方。所以,反应堆温度和压力过高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结果,到了 3 月 14 日,3 号机组也由于氢气反应发生了爆炸,而这一次爆炸,导致临近的 2 号机组受损,大量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冷却水流了出来,原本可以正常工作的通风管道也由于损失变形堵塞,而另一方面,用于从外部灌水的消防车也因为燃油耗尽,无法继续使用了。

这样一来,2 号机组堆芯融毁是早晚的事。

此时,吉田基本已经陷入了绝望——因为如果 2 号机组堆芯融毁、反应炉爆炸,造成的连锁反应不仅会彻底摧毁整个核电站,还会使核电站内存放的所有核燃料泄露,这带来的影响,至少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的 10 倍,不仅整个日本将彻底变成一片废土,整个太平洋可能都会成为「死海」。

处理事故中的的福岛核第一电站控制室

眼看局面就要失控了,吉田决定让大部工作人员撤离核电站,只留有下一小部分人,继续坚守岗位。然后,他独自走进一间小房间,一边抽烟,一边开始考虑要不要按照东京总部的指示——拿出最后一招、放手一搏。

这最后一招,就是直接打开 2 号反应炉的干井,将未经任何过水处理的高浓度放射性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这个做法,不仅是放弃了核道德的最后底线,而且对于留在核电站内的人来说,也几乎等于自杀,它唯一的目的,就是保住 2 号反应炉不要爆炸。

还是那句话,两害相权取其轻,既然没有别的办法,那就按照唯一的办法做吧。听吉田说完总部的计划,一部分表示难以接受,另一部分人则开始拿出纸笔,写起了遗书。

然而,就在一切山穷水尽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难以解释得奇迹

失火冒烟的 4 号机组

福岛核电站最后的奇迹,发生在 3 月 15 日早上 6:15。

随着一声巨响,之前并没有启动、这几天一直平静着的 4 号机组外层建筑,突然爆炸起火了,而与此同时,2 号机组反应炉的内部压力迅速下降,最后:归零。

时至今日,关于这个奇迹产生的具体原因,一直没有定论。主流观点认为,是 4 号机组的爆炸,导致了 2 号机组反应炉的施压设备破损,从而意外「释放」了内部压力。

至此,福岛一号核电站的 1、2、3、4 号机组全部受损,虽然都产生了放射性物质泄露,但不幸中的万幸是——没有一个反应炉完全破裂或爆炸。而这个「万幸」,也是由偶然促成的。

到了 2012 年 1 月,日本核工业安全局对外声称,福岛一号核电站内的所有反应堆已全部完成冷却。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开始算起,这个冷却过程,用了整整 9 个月,而后来留在核电站内完成这些工作的人,就是「福岛 50 死士」

尾声:「死士」与废土

实际上,「福岛 50 死士」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最后留在福岛高危环境下工作的人,远远不止 50 人。

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看,最初自愿留守下来的工作人员至少就有 70 人,后来又陆续有 110 多人回来帮忙,3 月 18 日,在核电站内继续工作的人共有 580 人,大家之所以叫「50 死士」,是因为最后留下的防护服是 50 套,所以,当时的工作分组也是以 50 人为上限,大家轮流使用防护服,每组到辐射环境中一次工作 10-15 分钟。

可以肯定,最后的这些「死士」,其中的确有不少人是出于责任心与荣誉感,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英雄。但也有一些人,可能是被迫成为「英雄」的,关于这点,英国《每日电讯》报在 2012 年写过一篇特别的文章。

记者通过暗访了解到:当时留在核电站的人,很多并不是隶属于东京电力公司,而是一些承包商派去的「临时工」。

这些承包商由于对东京电力公司的业务依赖性很强,平时就对这个「大甲方」言听计从,所以到了这个关键时刻都不敢怠慢,硬着头皮也要努力积极表现,于是,承包商的负责人就通过各种方法向当时留在核电站内的员工施压,要求他们无论如何都要留下,一些承包商为此许诺给留下的员工增加 10 倍的薪资,有些人最高的日薪甚至达到了 20 万日元(约 1.5 万人民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承包商公司是由黑社会控制,这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现象。因此,一些派驻到核电站工作的临时工本身就是黑社会成员,这种身份属性,就决定了这些人在这种时候别无选择。

文章还进一步谈到:在核电站后续的一系列善后工作中,由于考虑到辐射的危害,很少有人愿意接受这类工作,因此,东京电力公司的一些高管曾多次向黑社会组织求助,让他们帮忙,以低价招募些临时工,而黑社会组织找来的人,许多是欠下高利贷的人,以及一些无家可归的社会闲散人员,总之,都是弱势群体。

当年的福岛「死士」们如今已经被人淡忘了,根据 2016 年东京电视台的一系列采访报道来看,很多当时留守在核电站工作的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辐射病,一些人患上了癌症和白血病,但并没有得到来自日本政府或东京电力公司的补偿,在生活中,他们还经常受到了身边人的冷落和歧视,心里感到很失落。

事故发生时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站长:吉田昌郎

截止到 2017 年,东京电力公司承认的由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工伤」,仅仅只有 4 例。2013 年,也就是大地震 2 年后,曾经负责处理事故的福岛核电站站长吉田昌郎因食道癌去世,享年 58 岁,很多人认为他的食道癌也属于「工伤」,但东电并没有回应过这种说法。

如同「鬼城」的福岛县污染区

但愿人类能从这一次次的灾难中,不断汲取教训,不断认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带着更多的谨慎与冷静,不断前行。备案号:YXA1AXQe9oNFXJ6gNwxTA0ep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