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谕 : 胜利之法与现代战争形态的形成

0
(0)

战争之谕
: 胜利之法与现代战争形态的形成

作者:[美]詹姆斯·Q.惠特曼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胜利之法与现代战争形态的形成

原作名:TheVerdictofBattle

译者:赖骏楠

出版年:2015-11-1

定价:49.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雅理译丛

ISBN:9787562061823

内容简介
 · · · · · ·

主权者能够依自己权利来发动战争以赢利这个信念,使得18世纪成为战争的黄金岁月。会战被理解为其中一种双方都同意接受战役结局之约束的法律程序。胜利者能获得各种战利品,甚至连其他王国的命运也被交至其手中。但是,伴随着王朝正当性在19世纪的衰落,以及共和主义情感的兴起,公众再也不能接受会战的裁决了。而且,由于现代人道主义法不提供任何手段以在战役结束时宣布胜利者并分配战利品,结果战争的暴力就会持续不断。

惠特曼在这部打破常规的精心杰作中宣称,最危险的战争,乃是我们今天发动的、以更高道德命令之名义来重塑世界的那些毫无法律界限的战争。

作者简介
 · · · · · ·

詹姆斯·Q. 惠特曼,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比较法与外国法福特基金会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法、刑法与法律史,其主要作品包括《严厉的司法:刑事处罚与美欧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Harsh Justice: Criminal Punishment and the Widening Divide between America and Europe, 2004)、《合理怀疑的起源:刑事审判的神学根基》(The Origins of Reasonable Doubt: Theological Roots of the Criminal Trial, 2008)以及《战争之谕:胜利之法与现代战争形态的形成》(The Verdict of Battle: The Law of Victory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War, 2012)。

赖骏楠,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兴趣为清代以来中国法律史与政治思想史、近代德国法律思想史。代表性专著为《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2015年)。曾在Modern China、《开放时代》、《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律科学》、《北大法律评论》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与他人合作出版有译著和教材若干部。

目录
 · · · · · ·

致读者

导 言

第1章 会战为何值得关注

第2章 战役的豪赌

第3章 对战争回报据理力争

第4章 君主对军事力量的垄断

第5章 真的有规则吗?

第6章 会战的消亡

结 论

致 谢

注 释

索 引

译后记

《雅理译丛》编后记

评论 ······

期待值太高看完有点失望。作者从战争的赌博-游戏性质,法权裁决性质和主权者垄断武力三个角度分析会战的发生,这方面做的挺好。但是,对于交战双方的某些有序行为解释说服力较小,只能说是前三项论证的一种弱延伸。而且语气多有独断,太无视技术和文化因素(虽然某些方面他提供了令人比较信服的理由),想把一切放到胜利法兴衰的框架下来解释,感觉最后力度不够。

惠特曼的书一如既往地博学,但总觉得重复的地方太多,很多地方有启发但很难完全接受他的结论。译文可读,但错讹亦不少。

Whitman教授无疑是我在YLS见过的最富天才的“狐狸型”学者,游曳于各领域之间,从法律史的角度带来一次又一次智识上的冲击——程序法(The Origin of Reasonable Doubt),刑法(Harsh Justice),种族法(Hitler’s American Model),以及这本所面对的战争法。要而言之,作者挑战了从18世纪贵族法到20世纪人道法的传统叙事,主张18世纪的战争…

作者要的是一场资产者之间的战争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