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何以难行 : 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0
(0)

公正何以难行
: 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作者:[美]亚当·本福拉多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品方:麦读MyRead

副标题: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原作名:Unfair:TheNewScienceofCriminalInjustice

译者:刘静坤

出版年:2019-3

页数:372

定价:69

装帧:精装

丛书: 麦读译丛

ISBN:9787516219799

内容简介
 · · · · · ·

“不公正的结果不是悲惨的例外,而是常态,而人类心理是罪魁祸首”

人类心理和法律体系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

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读“不公正从何而来”的新知之作

*《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2017年美国法学-心理学学会年度图书

*Audible.com非虚构榜排名No.1

*Amazon月度非虚构图书

*Goodreads月度图书

*绿袋法律标杆写作奖(Green Bag Exemplary Legal Writing)

*社会科学新闻奖(Society Journalism Awards)

*正义社会媒体奖(Media for a Just Society Awards)

本书通过引入心理学、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剖析司法案件错判的成因。作者结合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指出:现有的法律理论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在认知、记忆和判断上的天然缺陷,刑事司法系统的诸多基本假设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及案例支持下,本福拉多表明了:刑事审判体系并不是一个严密稳固的系统,而是一系列功能失调的部门集合。不公正的要素已经扎根在法律体系当中,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诉讼结果。

作者简介
 · · · · · ·

[美]亚当‧本福拉多(Adam Benforado)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法学教授,曾在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哈佛大学法律,曾担任联邦上诉法院的法官助理,Jenner&Block(简博)事务所合伙律师。他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和书摘,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高等教育纪事》《美国学者》和《波士顿评论》也发表过专栏和论文。

目录
 · · · · · ·

导言 如何实现公正? / 刘静坤

序言

第一部分 侦查

第一章 被害人:无处不在的身份标签

第二章 警察:危险的供述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犯罪心理

第二部分 裁决

第四章 检察官:违反规则

第五章 陪审团:旁观者的视角

第六章 目击证人:记忆的偏差

第七章 专家证人:如何编造谎言

第八章 法官:裁判员还是激进派

第三部分 刑罚

第九章 公众:以眼还眼

第十章 罪犯:扔掉监狱的钥匙

第四部分 变革

第十一章 挑战——我们要克服哪些困难

第十二章 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

鸣谢

关于资料来源的说明

评论 ······

警察,检察官,法官,陪审团,场外观众,只要是人类就免不了被感性左右,公正何以难行?因为人做不到非黑即白,会在各种因素下左右摇摆,没有恒定的判断标准

真畅销书…怀疑作者对正义本身的理解是否存在某种预设立场,或者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前几章),我以为不是价值观问题,根本可以在批判性思维的框架中就能处理好,而技术的发展则会更好地助于处理。至于后几章的絮叨着眼于美国特色,没了解过。不好说,但是法哲学上的含混(如果算的话)让我看得很莫名其妙,作者到底是人本主义者?还是技术主义者?

人类本就不是纯理想的

实现公正正义真的太难,甚至有些怀疑这世间是否存在对于大多数与对于个体来说相同的公正与正义。主要从司法角度分析公正之于过程、方式、心理、宗教、种族的偏差与缺陷,但真的可以完美修善法则去实现之于所有人的正义吗?或许人类本身就是公正与正义的重要阻碍。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