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

0
(0)

牛虻

作者:[爱尔兰]埃·莉·伏尼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TheGadfly

译者:古绪满

出版年:2011-7-18

页数:332

定价:2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经典译林

ISBN:9787544717359

内容简介
······

长篇小说《牛虻》是英国女作家埃·莉·伏尼契的代表作,小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土地最宽的前苏联,《牛虻》拥有无数的读者,影响了几代青年。

《牛虻》以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的斗争为背景,以爱国志士“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猛烈抨击了天主教会虚伪的反动本质,热情歌颂了意大利人民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所作的英勇斗争。

作者简介
······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

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1887年蒲尔学成归国,在伦敦结识了流亡在此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笔名为斯吉普涅雅克)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她曾前往俄国旅游了两年,和彼得堡的革命团体有过联系。

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夫妇一起积极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伏尼契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她还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还结识了普列汉诺夫、札苏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苏联作家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过高度评价。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牛虻这个人物曾影响了许多当时的青年(参见刘小枫文)。

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

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7月27日伏尼契在纽约寓所去世。

评论 ······

经典 全篇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连景物描写也不让人厌烦
这本书不仅是牛虻的悲剧 更是主教和琼玛的悲剧 主教最后死于心脏破裂症 这真的是最好的托词了吧

没有意想的震撼 反而感觉牛虻很幼稚 就算是父子又凭什么让人在信仰和儿子之间必须选择一个呢? 毕竟信仰这种很玄学 信的人无论怎么都信 就连牛顿都信仰上帝 很矛盾吧 牛虻那种九死不悔的战斗精神确实很令人敬佩 但我觉得他至少不是个心理人格健全的人 苦难让他偏执而不是通透 不是每个经历苦难洗礼的人都能成贤成圣的 脱胎换骨不一定说的都是好的方面

多么炽烈的情感,多么激昂的精神!牛虻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奔走呼号,他的一生是被教士耽误的一生。他无意中的忏悔,把机密透露给了没有节操的教士,这不仅导致革命失败,还导致琼玛与其的决裂。他流落了,在失魂落魄中饱尝世间的折磨,他变成了牛虻。又是教士,他的决断力受到了影响,被抓到监狱里。最后还是教士,啊,那个人不仅仅是神父,还是他的父亲啊!“在我和那个东西之间你到底选择哪个!”这是何等悲惨的质问,这是何等…

卢梭式的浪漫主义景物描写,现实主义式的革命场景,细腻而深沉的内心独白……一直说着要读的一本书,大概是错过了最合适的阅读时候,现在看来多少还是觉得文字过于刻意了。不过比起《红岩》,本书还是复杂很多~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