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 夏目漱石作品系列

0
(0)

心
: 夏目漱石作品系列

作者:夏目漱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上海译文新文本

副标题:夏目漱石作品系列

译者:谭晶华

出版年:2017-8-16

页数:215

定价:39.00

装帧:精装

丛书:夏目漱石作品(精装)

ISBN:9787532775002

内容简介
······

《心》是夏目漱石晚期三部曲《春分之后》、《行人》、《心》中的最后一部。讲述青年学生“我”偶然认识了厌世的先生,成为忘年之交。先生自杀前,写给“我”一封信,解释他自杀的原因:年轻时用不光明的手段赢了朋友兼情敌K,导致了K的自杀。从此对人类之善产生怀疑,无法摆脱负罪感。刻画了一个在伦理道德中挣扎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简介
······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重要的文学家。本名夏目金之助,出生于东京官吏之家,一八九〇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英文专业。一九〇〇年赴英留学,一九〇二年归国后,在东京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夏目漱石兼具东西方文化素养,早期致力于俳句创作,后创作小说,代表作有《我是猫》《哥儿》《三四郎》《后来的事》《门》《心》《明暗》等。

在日本,提到作家夏目漱石,可说无人不知。最常用的一千日元纸币正面曾以夏目漱石的肖像为图案。至于夏目漱石的作品,从袖珍型的文库本到各种开本的文集、全集,始终是书店常备的热门书。而且,儿童读物、青少年读物、知识教养丛书、中老年爱读书目以及各种文学名著书目里,都少不了夏目漱石的作品。

夏目漱石在世四十九年,正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四十九年。近代日本确立时期的日本社会中发生的种种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乃至明治文明的形式及表现,都在夏目漱石的作品里有所反映和论述。

夏目漱石的出现,使日本近代文学面目一新。在自然主义文学主导文坛、浪漫主义文学席卷文坛的时候,漱石文学独树一帜,摆脱劝善惩恶式的教训主义故事格局,对人间社会洞察细微,连用“讲谈”、“落语”中的传统手法和写生文的技法,针砭日本文明社会的弊端,揭露金钱支配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漱石作品的读者层次广泛,知识分子尤其青睐,置身其间,倍感亲切。

——吴树文 《漱石枕流,悠悠百年》

评论 ······

夏目漱石1。陪朋友在医院急诊的晚上读完,漱石的笔触真是极让人安静。读到最后想到朋友喝酒时的难受,原来生命之光如此难以握住,然而它到底还是存在的。漱石的写法并不高明,如果将“我”和“先生”看作是一个人,交给博尔赫斯,他只需要数千字就可以完成。

我觉得我按照我认为合理的方式去对待理解先生,却忽略先生本身真正的情感,当先生用长信自剖时,才发现人与人之间本不相通。哥哥想让我继承家田,自己出去闯荡事业,而我总对先生怀有各种期待,先生的妻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先生的内心,而先生对于k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每一颗心都是独立的,无法与他人相融,而自己又因为无法承担自己的情感,而自我禁锢。

共读With菱河。日本文学一向有着内向的传统,在创作上体现为对情感和心理的真诚入微的剖析。可与《人间失格》对比。同是自杀,前者说『信赖是罪』,后者说『恋爱是罪』,叶藏之死以依赖者的背离为催化剂,换言之,叶藏想好好生活但却活不下去,乃是『依附之无望』。而先生之死源于内心道德体系的责疚,属于『高尚之反噬』。先生之死已自堪哀,而K在遗书里安排后事感谢亲友无一遗漏,却对深爱的小姐只字不提,又是出于怎样的情…

夏目漱石绝对是大师。最喜欢第二章,平实、朴素,平静的口吻却动人心魄,凉意会从字里行间渗出,「此刻,在世间变得静谧后才能听到的电车的声响也停止了。」「先生戴的帽子,罩在一株瘦小的杉树苗的顶端,风一吹,掉落下来。」先生和父亲的接连去世安排得很妙,在精神和肉体的折磨面前都只有「一动不动地独自凝视着自我」。用“我”的心去窥测先生和父亲的两颗心,却很高明地没有逾越过真实半步。完全当得起“心”这样一个有分量的…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