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是力量 : 南桥谈教育之一

0
(0)

知识不是力量
: 南桥谈教育之一

作者:南桥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南桥谈教育之一

出版年:2011-10

页数:177

定价:25.00元

ISBN:9787561790014

内容简介
······

网络时代,知识容易得到,见识却未必容易产生。如何分辨两者,还需回归教育本身。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反省的教育,恐怕也站不住脚。作者身兼双重身份——美国基础教育里的家长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职工,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师生与课程,将中美教育对比这个庞大的话题拆解为点点滴滴的日常记录,以朴素好看的文字破解当下教育的沉默与困惑。

“‘卧底’美国教育,试图借鉴的人似乎并不少。但不管是在宏观或微观的层面,一些教育者(包括家长)对美国教育的借鉴仅停留在方案和技巧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引进,结果自然淮桔化枳,不伦不类。学其方案而不解其因,就好比买个水龙头带到沙漠,别的什么也不做,却指望一拧就能出水。在和外部世界交往的时候,我们常听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说。这种思维有时候让我们忙于追逐方法上的奇技淫巧,忽略背后的思路和道理,故而往往停留在交往的表层,无法深入。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当然,我们也不应自卑,希望全盘照搬另外一个外来体系。教育事关人的思想和内心的很多东西,和人性一样复杂。没有一个体系,可以打包得齐齐整整,去完全替换另外一个体系。而比较与对照、反省与改进非但必要,甚至应该常规化、制度化。”(南桥)

最近常写专栏的人中,徐贲和南桥的文章我比较愿意仔细读,前者是成名学者不论,后者很年轻、观点也不尽成熟,但那种闲适、自信但不压迫人的风格看起来比较舒服。

——安替(哈佛大学尼曼学者,专栏作家)

南桥真正理解中美教育的本质和异同。他的随笔汇集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在诙谐幽默中蕴含了真知灼见和一颗赤诚之心。

——雷静博士(雪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亚洲教育手册》、《电子铅笔》的作者)

如果说作为译者的方柏林是一个好演员,以精确的字句传达原文之美;那么,作为作者的南桥则像是一个好导演,以亲切的画面,传达他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观察和反思。本书讲的虽然是严肃的教育话题,却如同一部好看的纪录片。

——张文武(东西网总编)

在中国,教育问题是关注人数最多的话题;在中国,教育问题也是最令人绝望的话题。 南桥有理性,有见识,也很有耐心,掰开了,揉碎了,讲的都是共识和常识。因为他是父亲,不是中国的教育官员,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人,而不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成才。

——徐晓(作家、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

南桥是一位深受尊重的教育者、作者和译者,他生活在美国,充分利用了他在这里的生活体验。不论作为一个学者或是父亲,他总有独到眼光,让人从多重视角去理解美国文化。南桥的判断力敏锐,故而其视点也不同一般。交往接触之中,他心态开明,心底良善,这也使得他的观点充满关切,且趣味盎然。

——埃达维娜•彭达维斯博士(作家、诗人、特殊禀赋教育教授)

南桥是和我有过合作的翻译中最为出色者之一:他思维敏锐,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他也是一个跨国型的人物,对于中国、美国、爱尔兰文化都涉猎深广。和他合作期间,我发觉他能自如而优雅地穿越在各种文化之间。我恭喜他开始出版自己的图书,我相信,他身上和我商谈翻译时所体现的那些品质,也一样会他自己的书里体现。

——科伦•麦凯恩(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作者)

南桥的写作能力会让大部分人羡慕。他十分熟悉中美两种文化,笔调轻松,风格鲜明。他的文字幽默、精妙、尖锐、轻松,行文中还能看到各样文化地标,这一切将他从一些自以为熟知中美文化的写手中区别出来。他为中美文学的对话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

——理查德•查瑞特(麦格雷戈家族探险小说作者)

作者简介
······

南桥,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略懂文学翻译,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金融时报中文网、财新网、东西网等担任撰稿人或专栏作者,豆瓣九点、网易博客热门博主。著有《呀,美利坚》一书,译有《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地之国》、《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河湾》、《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等畅销作品。

目录
······

上篇 让教育校正教育

知识不是力量

知道而无见识,徒增谈资,于世无益,又有什么意思呢?

名校公开课

学生离知识的仓库多远?一根网线而已。可惜教育商人蒙住了学生的眼睛,不叫他们看见身后的大江大河,而是高价一杯一杯卖水给他们喝。

学而无术

我倒希望大家眼睛一黑,啥规则也别去看,你就按照你看到的现象和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写。

文学给我们的生活雪中送炭

当一个道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当一个道理正说反说都颇有道理的时候,当你在逻辑里转着圈子出不来的时候,看看小说吧。

教学改革从作业抓起

我们的作业通常是“基于知识”,而不是“基于问题”,或者“基于现实项目”。

南瓜与教改

《平衡记分卡》的作者开普兰和诺顿曾有一句名言:“你衡量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学生也可能是教改的阻力

你什么时候见过小孩自觉自愿断奶的?当学生面对与知识学习截然不同的真实任务,根本不知明确的步骤时,本能的反应就是紧张和排斥。

因材施教

种子撒在不同的土地上,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老师光把知识的种子撒下去还不行,还得根据不同的条件,该除草的除草,该施肥的施肥,否则怎么叫他们“园丁”呢?

己所不服,勿说与人

即便你有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但没有热情,对方也会听睡着。他说,你就把话筒上的这些小孔想象成一张张面孔。

可以跟屠夫学什么

如果你的孩子仰望星空疲惫了,那就看看四周吧。当你去问屠夫他这一行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他一刀下去,切开的或许是一个社会的横断面呢。

精耕细作与粗放经营

问印第安射手的造箭心得,他说,其实把箭杆削直了,其他什么的马虎一点都没有关系。如果箭杆不直,其他方面再完美无缺,也很难一矢中的。

如何毁灭天才

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爱因斯坦,不是因为他的智商超过所有人,而是因为在一些父母送孩子读流行的法律或者会计的时候,爱因斯坦的父母没有,结果他的智商被充分利用了。

育儿专家的孙子

当然,斯波克的孙子自杀和斯波克本人的学说未必有什么关系,但我相信书中确有矫枉过正之处。

一只毛虫和两代人

各种因素一起上,才造成了我们最后的“性乃迁”。

幼儿园在风中飘扬

环境这东西就是铜墙铁壁,也总归有那么几个不甘心的人站出来,捅上几个洞来。另外,也可以争取不被环境之风刮倒,而是御风而行。

玩就是玩

我和儿子一起做了辆汽车,捏的时候命名为“劳斯莱斯”,出窑一看,瘪了,于是改名为“酒后驾驶”。

奖赏是个糖衣炮弹

奖赏有时候却起反作用,它让孩子把目标集中在授奖者可能重视的目标、价值、标准、期待上,思维的自由性会因此大打折扣。

童年没有起跑线

家长动辄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的比喻错了呢?或许童年根本就没有起跑线呢?而孩子们往往在东奔西跑中,错过了童年。

中篇 卧底美国教育

动物学校

老校长想了个办法,想搞搞远程教育。他请来一只名叫夏洛特的蜘蛛,说:“唉,你不是会网络教学吗?”

美国小孩的阅读

分级不是简单地按年级划分。比如,我女儿现在是四年级,但是经测试水平为85,即阅读水平相当于八年级入学后第五个月的水平。于是,老师就有别的建议。

美国小孩的读写入门

在一开始的时候,拼错了也能看懂。Dont u thnk so?

美国小孩做数学

我正要肃然起敬刮目相看,那孩子突然狂笑一声,然后叫道:“A gazillion!”(天文数字!)

美国小孩的选择

像我这样擅长选ABCD的人,在如何选择的方法上,反应就很慢。比如,“今天晚上去哪里吃饭?”“随便。”

美国小孩在学校被欺负怎么办

如果小孩子经常从你这里得到“他错了”的反馈,以后在学校里的任何情况就不敢对你说了,这最可怕。

美国小孩的独立教育

有个老太太回信了,提了三页纸的问题,问她学什么、怎么学,等等。同事的女儿一丝不苟地一一回复。不久,这老太太寄来了1200美元。

美国公立学校的特长教育

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横向能力”培养,表面上看,或许不能让孩子像去上英语兴趣班那样多记几个单词,但很能帮助他们将这些能力嫁接到纵向学科上。

美国小孩的品格教育

最好的品格教育应该欢迎学生的反馈,也应该给教育者自己提供持续培训,不然就会是一纸空谈。

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

在学校做的是project,在社会上做的也是project,一旦养成思维习惯,就不需要花太多力气从头学起。

美国大学的进和出

大部分毕业生会在头两个工作的尝试之后,终于定下心来,知道自己一辈子要做什么。教育在学生人生当中产生长久影响的,也正是这第三份工作。

美国的师生互评

有学生说他很狗屁(He sucks),他的回答是:“你学了一学期哲学,从柏拉图学到尼采,结果就吐出这点象牙来?”

美国教授面面观

记得一位研究莎士比亚的英语系非终身教授说:“霍拉旭,天地之间,还有很多账单,是你的哲学所不曾想到的呢。”

美国的中文学校

在美国的一些中国家庭并无信仰,他们不去教会,而家庭宴会又缺乏教育含量,反而是中文学校提供了一个社区有效交往的契机。

在美国发论文

比如,强调职位申请人自行定制的学术“成果组合”,弹性就比较大,参加学术活动、学术会议、相关社会服务这些都可以算入,而不以论文多寡定成败。

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大趋势

让不同模式的教育共同竞争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体制,才有最大的国际竞争力。

奥巴马式教改

政府提供4000美元的学费减免,但是学生必须用100小时的社区服务,换取这4000美元的减免。这个“以服务换学费”的做法,在各地施行时,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变种。

下篇 把学习放入学生的口袋

教育脱困是个技术活

印第安纳卫斯理大学,不到二十年,学生人数从两千上升到一万五,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未曾被服务”的群体,即经济转型期大批等待再就业却没有大学学历的人群。

野鸡大学的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统计,世界上最大的大学是远程大学,即土耳其的Anadola大学。到了网络时代,一切都被冠上“e”的名字,于是就有了“e-learning”。

不是软件的问题,而是做家长的问题

不能指望纯粹用技术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成天说这个不可以看,那个不可以看,不如告诉孩子该去看什么,可以去看什么。

将学习放入学生的口袋

“ME”一代学生向我们过来了,这不是说他们自私,而是说他们熟悉移动的工具“M”(mobile),也熟悉各种各样电子交流的手段“E”(electronic)。

手机可以被禁止吗

在学校,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不取决于一个产品看上去是否适合教学,而是取决于一个产品真正的普及程度。

万变不离其宗:反思教育技术学科

评价科学工作者,是从学术角度,不管他们的研究是否投入使用,是否和社会有关,能否见容于社会。而技术工作者水平的高下,则取决于其解决方案的效率、效果、成本,以及诸如“美感”、“能接受”、“可持续”、“符合社会正义”之类的衡量标准。

无所不在的技术与学习

“教育技术的应用需精心选择,谨慎行动。远程学习未必适合所有课程、所有教学内容。所以我们不会要求所有老师都去参与。”

"知识不是力量"试读
······

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一生沉迷戏剧,晚年对家业撒手不管。几个儿子把他告上法庭,说他年迈昏聩,无力管理,要求移交财产管理权。索福克勒斯对于有人说他昏聩很不感冒,当场给陪审团背诵了他刚写的《俄狄浦斯王》,问陪审团成员一个昏聩的人能写出这种诗剧吗?陪审团成员被震撼了,二话不说让他走了。
那是在古希腊。那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比现在重要多了。换作今天,当一个人的生…

  • 文学给我们的生活雪中送炭

评论 ······

扶额。。。

只能给个三分

摘几段:好作品能让人聪明起来。它们好比雨夜的一道闪电,一刹那间将一个屋子照亮,让你知道你身处何方,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有了一个更好的参照;如何毁灭天才http://t.cn/SzBcYN;第二,老师不怎么去纠正孩子的拼写错误,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因为那是最需要去呵护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时候,你求全责备,孩子会吓得不敢往下写了… 第三,老师的测验是考学生会的,而不是考学生不会的。在幼儿教学阶段,如果…

中国教育百年前从学习西洋开始就一直保持着这个惯性,随着改革开放30年物质积累的丰富,出国热,移民热带动的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科技知识的热潮不断,而中国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却存在着大量的令人不堪入目的教育失败现象(学生以自杀相抗拒应试教育,偏远农村和城中村儿童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国考热得烫手问题,网络时代越学越心慌问题等等大小不一,各式各样,不堪枚举)方柏林老师在国外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中外教育不同之处观察入…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