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场上的家4:田林新村共有空间中的溢出及共生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 级实验班2015 年建筑设计作业集

0
(0)

小菜场上的家4:田林新村共有空间中的溢出及共生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 级实验班2015 年建筑设计作业集

作者:张斌/王方戟/庄慎/庄慎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级实验班2015年建筑设计作业集

出版年:2018-10

页数:264

定价:45

装帧:平装

丛书:建筑教育前沿丛书

ISBN:9787560879710

内容简介
······

“小菜场上的家”是同济大学建筑系三年级实验班的课程设计题目,本书是系列书籍的第四本。

《小菜场上的家4》主体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对2015年秋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级实验班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活动,以及围绕这个活动所进行的教学讨论的梳理和总结。该实验班由张斌、王方戟和庄慎三位教师负责课程教学组织指导,内容包括任务介绍、成果展示和教学讨论。其二是张斌老师及其研究生团队对田林新村共有空间的调研,包括其历史沿革、空间物理特征、居住状况、社群结构等多个方面,试图发现日常生活是如何以一种微小、临时、往复的方式,最终重塑整个城市空间面貌的。

作者简介
······

张斌:

1992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学士

1995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硕士

1995—2002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1999—2000 年,入选中法文化交流项目“150 位中国建筑师

在法国”,赴法国巴黎 Paris-Villemin 建筑学院进修,

并在 Architecture Studio 事务所担任访问建筑师

2001 年至今,担任《时代建筑》杂志的专栏主持人

2002 年,创立致正建筑工作室,并担任主持建筑师

2004 年至今,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评委

2004 年,获 2004 年 WA 中国建筑奖

2006 年,获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2006 年,获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2006 年,获第一届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2007 年,参加上海“40 位小于 40 岁的华人建筑设计师”作

品展

2008 年,参加布鲁塞尔“建筑乌托邦 2 :中国新锐建筑师作

品”展

2008 年,参加巴黎“状态: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展

2008 年,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2008 年,获 2008 年美国《商业周刊》 /《建筑实录》中国建

筑奖“最佳公共建筑奖”

2009 年,获 2009 年教育部优秀勘查设计一等奖

2009 年,参加法兰克福“当代中国建筑图片展”

2011 年,获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

2012 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2014 年,参加上海双年展“城市客厅”

2017 年,参加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2017 年,参加深圳 • 香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

王方戟:

1990 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3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学硕士

1997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学博士

1997 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2000 年至今,《时代建筑》杂志兼职编辑

2002 年,意大利特伦托大学访问学者

2003 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设

计竞赛佳作奖

2004 年至今,《世界建筑》杂志编委

2004—2006 年,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建筑设计课,客

座教授

2007 年,与伍敬创立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

建筑师

2010 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2011 年,参加 2011 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

2012 年,参加深圳 • 香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

2012 年,参加 2012 米兰三年展

2013 年,参加上海徐汇滨江 / 西岸 2013 建筑与当代艺术双

年展

2013 年至今,《建筑师》杂志特邀学术主持

2013 年至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通讯编委

2016 年至今,马德里理工大学马德里最高建筑技术学校“先

进建筑项目”博士生导师

庄慎:

1994 年,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学士

1997 年,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硕士

1999 年,获上海市年度优秀勘察设计优胜奖

2000 年,获教育部年度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2001 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2001 年,与柳亦春、陈屹峰合伙创立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3 年,获教育部年度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2003 年,参加“建与筑”德国杜塞多夫当代中国建筑展

2004 年,参加波尔多 arc en reve 画廊“东南西北”建筑展

2004 年,参加“状态”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 8 人展

2004 年,获全国第 11 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银质奖

2006 年,参加荷兰建筑学院“当代中国”建筑与艺术展

2006 年,获 WA 中国建筑奖佳作奖

2006 年,获美国《商业周刊》 /《建筑实录》评选的最佳商

用建筑奖

2008 年,参加伦敦“创意中国”当代中国设计展

2008 年,参加布鲁塞尔“建筑乌托邦”中国新锐建筑事务所

设计展

2009 年至今,与任皓、唐煜、朱捷合伙主持阿科米星建筑设

计事务所

2010 年,获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施工管理杰出成就奖”

2011 年,参加香港 • 深圳 建筑双城双年展

2012 年,获 WA 中国建筑佳作奖

2012 年,参加“从研究到设计”米兰三年展

2012 年,参加“时代 • 创造” 2012 中国设计大展

2014 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2015 年,获上海市建筑学会第六届建筑创作奖

目录
······

让建筑学成为日常生活研究的学问 / 汪原

课程介绍

作业一

中国居住发展进程及菜场状况调研

作业二

都市稠密地区城市微更新设计

作业三

社区菜场及住宅综合体设计

社会条件的物化 / 王方戟

作者简介

致谢

评论 ······

这个系列有着极为独特的张力——这种张力在于两点:以此刻为原点的社会本身是一个强势的系统,设计如何去调和它对 人 的倾轧。所以那篇“社会条件的物化”就非常有意思。物化一词有歧义,应当是“使实在化”的意思。进一步的,是把“社会条件”这个冰冷的,宏大的,抽象的东西,消解到 人 的尺度。精彩。不放弃对建筑的本体讨论,而这个讨论是以实在的,中等尺度的方式进行的。我相信,这个过程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是难以被这本…

建筑是社会条件的物化

每一段时间都有疯狂想做的、合适的事

为日常设计的教学实验(说实验怪难为情的),汪老师序好,各位老师点评犀利。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