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命的礼赞 : 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笔记

0
(0)

细胞生命的礼赞
: 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笔记

作者:[美]刘易斯·托马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见识城邦

副标题: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笔记

原作名:TheLivesofaCell

译者:苏静静

出版年:2020-8-1

页数:200

定价: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521718973

内容简介
······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易斯•托马斯撰写的科普散文集,29篇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备的科普散文,均原载于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刘易斯•托马斯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家,他极富想象力,温情脉脉地从细胞驰骋到广袤的宇宙,表达出了对生命的真挚之情。书中刘易斯・托马斯从自己毕生研究的领域切入,以渊博的学识和举重若轻的笔法书写,对整个生物学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他所探讨的远远超过了生物科学知识,更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对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进行的深刻反思,深深地影响了中外几代科学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医学史、医学哲学的思想根源。

时代经典,历久弥新。这本影响了无数人的经典在断档多年后,终于重装上阵,新版采用全新译本,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医学史、理学博士苏静静倾力打造经典译文,精准传递作者深远的洞见和源于对生命透彻理解的无限能量。

—————

【编辑推荐】

1. 大师之笔。“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诗人科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经典科普散文集,所有文章均原载于权威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影响中外几代科学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医学史、医学哲学的思想根源。

2.科学性与文学性高度融合。一个优秀的观察家,用意想不到的视角敏锐地观察芸芸众生。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捕捉了自然界的谐趣,洞悉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共生关系。一本小书,洋洋洒洒,见微知著,说尽世间万物。

3.口碑上佳。本书自美国首次出版后,有口皆碑,媲美《自私的基因》《所罗门王的指环》,读者评论:“形成我世界观的一本书”、“大师手笔,学到的不是knowledge,而是vision”、“诗一般美丽、剑一般犀利的语言”……

4.时代经典,历久弥新。时隔40年多后的今天,那些意义深远的洞见给人以积极的启迪和力量,仍令人拍案叫绝。断档多年,无数读者望眼欲穿、翘首以盼。

5.全新译本,经典重塑。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医学史、理学博士苏静静倾力打造经典中文版译文,精准传递作者深远的洞见和源于对生命透彻理解的无限能量。

6. 北大医学史专家专业加持。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张大庆教授作序推荐。医学生、科普爱好者一定要读。

7.本书作为生物学经典,此前版本曾被《人民日报》推荐生物学入门书,入选《中国教育报》发布的适合初中生的经典书单、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推荐阅读书籍清单,非常适合学生党课外阅读。

8.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TED演讲人、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者舍温·努兰,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博士,苏格兰年度图书奖获奖作者加文·弗朗西斯等人,均在其获奖作品中援引用本书的内容。

—————

【名人推荐】

《细胞生命的礼赞》展示了托马斯既具有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又富有诗人的机智与典雅;既反映出作者天生的乐观主义,又呈现出其对现实的幽默与讽刺。他留下的科学人文或医学人文作品,依然会促使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究自然世界的奥秘。

——张大庆(北京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

[美] 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1919-1991)

√被誉为“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 “诗人科学家”

√洛克菲勒大学以其名设立“刘易斯·托马斯科学写作奖”

√纽约大学医学院院长

√贝尔维尤医学中心主任

√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

√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

√美国科学院院士

刘易斯•托马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担任儿科研究教授,病理学系和医学系主任,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学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病理系主任和院长,纽约市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主任。另著有《水母与蜗牛》(The Medusa and the Snail)、《最年轻的科学》(The Youngest Science )、《深夜聆听马赫第九交响曲有所思》(Late Night Thoughts on Listening to Mahler’s Ninth Symphony )等著作,在《纽约客》(New Yorker)、《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和《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 )等重要杂志上均有发表。

—————

【译者简介】

苏静静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博士,副教授,瑞士日内瓦国际关系与发展高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卫生史和医学社会文化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译著包括《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医学图文史》、《疾病图文史》和《医学的文化研究》等。

目录
······

推荐序 i

细胞生命的礼赞 001

关于倒计时的想法 005

作为有机体的社会 011

对于信息素的恐惧 017

地球的音乐 022

一个诚恳的建议 029

医疗技术 034

说味 041

鲸鱼座 047

长期的习惯 053

曼哈顿的大力士 060

海洋生物学实验站 065

自主 072

作为有机体的细胞器 078

细菌 084

身体十分健康 091

寒暄 098

信息 104

暴尸荒野 109

自然科学 114

人与自然 118

伊克人 123

计算机 128

科学的规划 133

生物神话种种 140

语汇种种 148

活的语言 156

概率和可能性 166

世界上最大的膜 171

译后记 177

译者注 183

参考文献 185

评论 ······

「罗马犁、激光炸弹、高速运输、火星着陆、太阳能,甚至合成蛋白质,所有这些终将逝去。……迟早有一天,组成我们的粒子还要回到随机的混沌状态中去。」

20多篇随笔,思考很宏大,从小小的细胞到人类社会。

人类语言的伟大,就在于它使我们不会踟蹰于眼前的苟且上。

我发誓我这辈子再也不只看颜值买书了[再见][再见][再见]科学家写文学性散文真的尬,尬到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勉强流露的骚气里还是带着憨憨的气质。还是老老实实看科普吧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