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有文學與寫作

0
(0)

言: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們還有文學與寫作

作者:金英夏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译者:陳思瑋

出版年:2022-6-15

页数:224

定价:NT$330

装帧:平装

丛书:金英夏作品集

ISBN:9789864896462

内容简介
······

金英夏散文三部曲:《見》、《言》、《讀》

《衣袖紅鑲邊》男主角+「努力派」代表偶像:2PM李俊昊的架上藏書

對未來感到不安,不太相信自己?

覺得不管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成功?

在這個連年輕世代都失去希望的時代,

到底該怎樣去生活呢?

我們,可以活得辛苦但仍保有尊嚴嗎?

金英夏在書店辦簽書會時,會一一詢問讀者做什麼工作,因為他很好奇他們做著怎樣的工作度過一天、懷抱怎樣的夢想。他發現,年輕的讀者大多是學生、工讀生、非正職人員,不然就是待業中。每次他出版新書就會發現,擁有像樣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他也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某次在部隊裡遇到一個學經歷都很普通的士兵。這位即將退伍的士兵想知道,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怎樣才能在社會上成功。

每次見過這些在自己的位置上忍耐著、默默努力的人,回家後,金英夏會想起他們的人生。

「不會成功的。」金英夏給士兵的答案,和讀者在簽書會上當面提出的迫切問題:「我該怎麼生活?」拼貼出這個時代最悲傷的社會蒙太奇之一。

金英夏自問:「我能告訴他們什麼呢?」

本書是金英夏給每個努力生活的人,

最溫柔、真誠的打氣與鼓勵。

◆重新整理8場演講與23篇訪談稿集結成書,彌補言語的失誤與不足

金英夏:「比起說話,我更喜歡寫作。我依然認為,比起我說幾百句話,清楚地寫一行句子更能清楚表現我自己。但是活著就不得不說話……我仍舊相信文字的世界比語言更可靠,我相信在文字裡我能更準確地表達出我的想法……」

小說家金英夏走出創作者的隅室,在演講與訪談中面對不特定大眾與讀者,從年輕世代面對的生活處境,到生而為人的最後生存手段;從邀請大家喚醒心中的藝術家,到如何成為作家與創作的點點滴滴;從剖析小說世界對人生的影響,到韓國文學的趨勢觀察……讓我們看到一個理解年輕世代、用小說陪伴讀者、坦率分享生命洞見與創作經驗的小說家金英夏。

金英夏:把文學當成人生的保險,用書寫讓你的心獲得自由吧!

◎作家是失敗的專家,卻能用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失敗

人活著就無法避免失敗,很多小說所講的完全就是失敗與失敗者的故事,而且以死亡做結尾,或是內容中出現死亡。文學無法告訴我們成功法則,卻能提醒我們,失敗並非完全那麼恐怖。文學教我們有時要有威嚴、教我們能有尊嚴。我們看到這些故事,就能學到人生有限,失敗無法避免。在小說中,失敗有時算是比成功更令人敬畏的事,並且能從中感受到對人類的同感與憐憫。

◎以悲觀的現實主義面對生活

樂觀主義者的生活存在更多陷阱。一切順遂時雖然不錯,不過一旦垮掉便無法挽回。我們要以悲觀的角度看世界與未來,不要陷入虛幻的希望之中,也不要為不切實際的自尊賭上性命。正視現實,每天努力地以清醒的神智活下去,盡量從中追求意義與快樂。

◎養成健康的「個人主義」

所謂健康的個人主義,是在不侵害他人生活的範圍內保有獨立精神過活,我們必須想法異於他人,追求他人無法侵犯的堅韌內在,這樣才能有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並且盡可能追求不倚靠消費的快樂,例如書寫、唱歌、跳舞、演戲、畫畫等藝術。在現在的低成長時代,與其所有人都合力走同一條路,不如相互尊重,讓喜好不同的人各自盡力追求自己的快樂與享受。

◎培養感性肌力,豐富自己的靈魂

沒有感性肌力的人一感受到什麼就會覺得很累,我們必須練習使用視覺以外的其他感官來看世界,充分運用自己的五感來感受日常生活,只要自己的感受資料庫充足,就不會輕易被他人意見左右,雖會參考他人意見,卻不會依賴他人。只靠知識是無法建立不被他人侵犯的堅韌內在的,必須靠感受與經驗才能完成,鍛鍊感性肌力,是為了享受更高水準的快樂。

◎寫作是我們身而為人最後的自由

只要能寫作我們就活著,還沒有完全被擊敗。寫作是一個人在被迫害的情況下,能夠保護自己的最後手段。迫害者向來就很害怕會寫作的人,因為作者就是拒絕屈服的人。寫作是上帝允諾人類的最後自由,也是任誰都無法侵犯的最終權利。透過寫作我們能面對世界的暴力,培養內在的力量,也正視自身的內在。

以小說傳達人類存在核心最迫切吶喊的金英夏,在《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裡剖析人類自我毀滅的欲望與生存困境,在《黑色花》裡同情懷抱著理想卻最終潰敗的歷史和命運,在《光之帝國》裡進行對自我存在與身分認同的思索,在《殺人者的記憶法》裡提出對記憶、時間與惡的探討。

他也在《猜謎秀》裡犀利描繪了網路時代的年輕人條件優秀卻淪為人生輸家的生存焦慮,而在《我聽見你的聲音》裡,則關注那些在野生現實世界流浪、不被理解也無人聽見的青少年。

金英夏的小說,就是他的陪伴與理解。在這本重新整理8場演講與23篇訪談成書的文集裡,他暢談文學藝術之於人生的必要關係、寫作的本質、成為作家的機緣,並回答訪談者對其小說創作內容、創作觀等等疑問。所有想質問生命與生活的人,或許可以在當中找到可能的答案。

金英夏的忠實讀者也能從這本散文中「聽見」他真實的聲音,瞭解他每部長篇小說創作的背後故事、創作緣起,瞭解作家的生活,知道他是如何思考與寫作。謹將此書獻給所有仍然相信閱讀能夠給予自己力量和慰藉的讀者,以及喜愛讀小說或有志於創作的人。

作者简介
······

金英夏(김영하)

1968年11月11日生,是韓國進軍國際文壇的先鋒作家,不少作品已經在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荷蘭、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翻譯出版。

他畢業於延世大學企業管理系,1995年在季刊《批評》上發表〈關於鏡子的冥想〉,登上文壇。同年八月,金英夏以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與趙京蘭(《烤麵包的時間》)同獲第一屆文學村新人作家獎,受到文壇和讀者的廣泛關注。1998年,《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翻譯出版,隨後又推出了德語版,1999年,金英夏憑藉短篇小說〈你的樹木〉獲得著名的現代文學獎(第44屆)。

2004年,韓國文壇颳起了強勁的「金英夏旋風」。他以短篇小說〈哥哥回來了〉、〈珍寶船〉及長篇小說《黑色花》在一年內勇奪黃順元文學獎、怡山文學獎,以及韓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東仁文學獎。一年之內集三個著名文學獎項於一身,不僅成為年度文壇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是韓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罕見傳奇。

金英夏給人的印象帶有特立獨行的感覺,他不畏世俗眼光,曾戴著耳環領取文學獎,原本學商的他,後來卻在韓國國立藝術大學教寫作,也寫影評、客串電影、主持廣播節目等等,以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獲得「大鐘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17年、2019年還擔任韓國tvN電視台《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固定來賓。他不只擅長運用媒體推廣文學,也關懷社會議題,並且勇於發聲。

他擅長描寫都市生活的冷冽、無奈,現代人的黑暗面是他關注的主題,性愛與死亡更是他直接大膽的著力點。評論家將他比喻為「韓國的卡夫卡」,足見他的作品為讀者帶來的省思與衝擊,有其重要的代表性。

著有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1996)、《阿郎,為什麼》(2001)、《黑色花》(2003)、《光之帝國》(2006)、《猜謎秀》(2007)、《聽見你的聲音》(2012)、《殺人者的記憶法》(2013),短篇小說集有《傳呼》(1997)、《夾進電梯裡的那個男人怎麼樣了》(1999)、《哥哥回來了》(2007)、《無論發生什麼事》(2010)、《只有兩個人》(2017),譯作有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等。

目录
······

第一部、保有內在

插入探針

演講:悲觀的現實主義與感性肌力

如何過「今天」

演講:自我解放的寫作

第二部、以藝術家身分過活

心中的紅筆

演講:現在,馬上成為藝術家吧!(Ted演講)

為書而活

作家的權力

以小說家的身分生活

演講:奶奶的蜂窩

第三部、前往意想不到之境吧

寫作的目的是快樂,寫作的倫理是新意

演講:奇異的小說世界

沒有溝通

演講:初戀般的書

第四部、沒有記憶地記住吧

寫什麼?為什麼寫?

演講:讓我成為作家的事物

某些韓國文學的趨勢

對你而言國家是什麼

演講:文化突變

初版作者的話

採訪出處與演講目錄

评论 ······

访谈和讲稿能有多深刻呢?那场TED演讲是认识金英夏作家的起点之一,其他收录篇目也同样精彩、同样有趣,从个人回忆到时代潮流,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学讨论。写作是对某个声音的回应,而小说是房间、是剧场、是森林,作家离场之后,读者就可以自由地进入那个世界去想象、去经历了。

对于书中的提问很多是关于小说的,(我还未读过小说)而且有的一整页都是提问,让人不自觉的不耐烦起来,但回答有时并不需要提问的对应,但是要学会提问,这是一件困难的事。

「故事題材沒有好壞之分,差別只在於作家有沒有能力去處理。《殺人者的記憶法》這個故事,我一開始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寫好,就算硬著頭皮寫,讓大家讀那種東西是不負責任的。找到合適的文體、人物,等到我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寫了,這中間就花費了十年時間。」所謂''作家的品格'',對自己真誠,也對讀者真誠。金作家堅持「至少,要寫自己想讀的/願意放在自家書架上的內容」,很樸實,在''商業化''潮流的當下,也很稀缺…

温馨提示:里面有非常多涉及《黑色花》的采访,然而我还没看书就被甩了一脸幕后纪录的感觉。金英夏聚聚很适合当lecturer,而且感谢集结成书因为我不太爱看TED/播客/综艺这种体裁,只会觉得吵到我了。书很安静,书没有音量。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