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观

0
(0)

后现代课程观

作者:(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原作名:APost-ModernPerspectiveonCurriculum

译者:王红宇

出版年:2000-09-01

页数:309

定价:35.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

ISBN:9787504120229

内容简介
······

本书运用宏观综合的视野,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以寻求取代现代性的单向独白式权威教育。作者首先深刻批判了西方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认为这种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已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教育与课程从而被彻底工具化了,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促进人的心灵成长的价值被彻底泯灭。

作者进而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科技理性的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这种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提出了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设计理路,这是对具有工具理性性格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

作者简介
······

小威廉姆E. 多尔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教授,课程理论项目主任,维拉.富兰克林与J.R.伊格斯(Vira Franklin & J.R. Eagles)捐献基金荣誉教授。他生于波士顿,在波士顿、丹佛和巴尔的摩教过书,并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历任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初等教育系主任,加州雷德兰兹大学师范教育项目主任。多尔教授专业著述甚丰,《后现代课程观》是他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

目录
······

导言

变化中的范式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本书的结构

第一部分现代范式:一种封闭的观点

第一章笛卡儿和牛顿的世界观

前现代秩序

笛卡儿的方法

牛顿稳定的宇宙观

第二章现代范式在课程中的体现

美国与技术

科学性课程

泰勒原理

第二部分后现代范式:一种开放的观点

第三章皮亚杰与生命系统

生物学世界观

进化与熵——问题与承诺

皮亚杰的平衡化模式

第四章普利高津与混沌的秩序

混沌的概念

普利高津、自组织与耗散结构

第五章认知革命、布鲁纳与新的认识论

认知的概念

布鲁纳

一种新的认识论

第六章杜威、怀特海与过程思想

永恒、变化与解释的传统

杜威与过程的概念

怀特海与过程的概念

超越杜威与怀特海的过程思想

第三部分一种教育观

第七章构建一种课程模体

课程概念

四R——不同于泰勒原理的另一方案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评论 ······

玄乎。牵扯了许多前沿的理论。最主要的是混沌-复杂系统的理论 对于课程设计的启示。简单说 在当前的时代 更好的教育模式是善于主动地制造冲突和不确定性 让学习者能够适应这样的节奏 进而扭转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的状态无法跟随时代的问题。观念很多 以后多了解一些现代教育家 诸如皮亚杰 杜威 布鲁纳一类的著作及思想 当然还有复杂理论一类的新知 再读估计更好 现在几乎就是被绕进去了…

这是没有太读懂的一本书。可能的原因是背景知识略少一些,尤其对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理解有差距。不过书读到后半部,将里面的“回归性”愤然用笔划掉,改为“迭代”。一下子明白了不少。后现代课程中的强调自组织、强调丰富的层次、强调不断迭代、强调外部文化、课程间的关联、从现代课程强调过程延伸出来的强调严密,强调以反思为轴心的严密。这些是需要贯彻到课程建设中的。160310 强调重构、强调生成。

绕进去了

诗意浓度过高。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