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 第六册
《国学(第6册)》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单元礼乐、第1课礼、第2课乐、第二单元为政、第3课为政以德、第4课为政之法、第5课圣人之治、第三单元为学、第6课论《诗》...
本站免费ChatGPT,欢迎测试:https://ai.sph.net/
《国学(第6册)》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单元礼乐、第1课礼、第2课乐、第二单元为政、第3课为政以德、第4课为政之法、第5课圣人之治、第三单元为学、第6课论《诗》...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是如何区分的? 陈寅恪对于民国学术的评价有那么高吗? 他对晚清有何独特观察? 清华国学院成立谁是主导,留下了哪些经验与后遗症? 从1...
格言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与生存智慧,是一种能够给人以告诫、劝勉与激励的名言警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诵与总结...
李公明 | 来源:澎湃新闻 《法律与书商:商业出版与清代法律知识的传播》,[美] 张婷著,张田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2022年4月版,260页,69.00元 张婷《法律与书商:商业出版与清代法律知识的传播》(原书名Circulat...
孟献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来源:澎湃新闻 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唐廷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学界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各种角度对此事件的研究已有很多,这些成果也多维地呈现出安史之乱的历史面目。前有蒲立本...
本书通过对载泽的考察,清廷认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通过对达寿的考察,清廷认定用钦定的办法制宪是确保宪法巩固君权的不二法门。这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冲突,预备...
《北京师范大学名人志·大师篇》内容简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教师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将人类文明的火炬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教...
中国历史的航程在20世纪初年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抉择。在这个社会政治大变动的时期里,内忧与外患交加,危机与生机并存。“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前...
《中国近代史》: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历史学系又在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与特色设计发展之路。按照学校的部署,组建了新世纪历史学教材编辑委...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伍斌 | 来源:澎湃新闻 《再造金山:华人移民与澳新殖民地生态变迁》,费晟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472页,78.00元 传统的移民史研究往往从两个层面展开:移入地的研究者偏向关注移民政策,...
[美]卡萝尔·芬克著 郑春光等译 | 来源: 1929年,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年)和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1878-1956年)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Annales d...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 赵思渊 | 来源: 《维正之供: 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周健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448页,88.00元 整个清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田赋都占到国家财税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
夏春锦 | 来源: 今年汪曾祺百年诞辰,国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以此寄托人们对汪先生其人其文的敬慕之情。笔者也是一名“汪迷”,近日意外关注到某网站举行的专场拍卖,其中就包含了一宗汪曾祺的墨迹。 这宗墨迹由四样东西组成,其中有三样与汪曾...
讨论当代社会学就不能不提到安德鲁·阿伯特的工作。好的社会科学著作必须足够有想象力。 阿伯特从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料来源和实例中汲取了大量养分,并将其融合到...
《时间社会学》讲述了:除了一个绪论和回顾以外,《时间社会学》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前面几个部分(第一、二部分)涉及哲学和概念的问题,而后面几个部分(第三、四、...
该书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跨学科的方法,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开辟了理解城市文化和空间的新方法。作者的研究从根本上把城市看作是人们历史地...
作为一项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本书将历史个案并置比较,以阐明和提炼关于宏观社会变化的理论观点。大多数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以国家为个案,本书却讲教派作为个案,在作...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以小见大,从具体案例探讨具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本书论及的户籍与赋役制度、里甲与里社制度,乃至理学文化的传播、商品经济的发展、地方社会的动乱,...
《退想斋日记》为山西省太原县(现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举人刘大鹏所著,始于光绪十七年(1891),迄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时间跨度长达五十二年,最早为乔...
庚子国变期间,京津沦陷,秩序大乱,南北交通中断,大量京官和难民危在旦夕。上海绅商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中国救济善会和东南济急善会,发起、组织和实施大规模...